百姓民生

當前位置 /首頁/今日熱點/百姓民生/列表

持開放態,清華迴應顏寧出任普林斯頓終身教授

39歲的清華大學教授、著名科學家顏寧將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終身講席教授一事已經塵埃落定。

清華迴應顏寧出任普林斯頓終身教授:持開放態

5月9日,清華大學相關負責人針對此事對澎湃新聞表示, 清華大學生命學院顏寧教授經本人慎重考慮並與學院和學校領導仔細溝通,已決定接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Shirley M. Tilghman終身講席教授的職位,將於近期前往就任該教職。

該負責人表示顏寧選擇再次回到普林斯頓大學,清華大學相信這有助於將中國的學術思想、教育理念和清華的學術風格傳播到國際學術舞臺上,產生更大的影響。清華大學對此保持開放、樂觀和積極的態度。

2000年,顏寧在普林斯頓大學開始了博士生涯,師從如今的清華大學副校長施一公教授。2007年,年僅30歲的顏寧從普林斯頓大學學成而歸,回到自己本科時的母校清華大學任教,成爲當時清華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

“清華厚道、大氣、穩重,普林斯頓優雅、淡定、高貴,這是我一生中最愛的兩個地方。”顏寧曾經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這樣表示。

清華大學:博士受聘海外日益增多

清華大學相關負責人對澎湃新聞說,在普林斯頓大學的聘期內,顏寧將繼續從事高水平學術研究和人才培養工作,也會保持與清華的聯繫,在符合兩校規範的情況下,安排出時間在清華繼續從事一定的科研和人才培養工作,促進兩校和中美兩國間學術交流與合作進一步深化和提高。

清華大學相關負責人表示,高水平創新人才是創新型國家建設的寶貴資源,也是全球各國高度關注、積極爭取的重要力量。近年來,清華大學培養的博士畢業生受聘於海外高水平大學正式教職的情況已日益多見,在職教師被包括麻省理工學院、普林斯頓大學在內的世界名校聘爲長聘或講席教授的情況也時有發生。這些事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高等教育發展進入了新階段,世界一流大學對包括清華大學在內的國內高校的學術研究和人才培養水平有較高認可,清華有一批優秀學者已經達到了國際一流大學教師的水平,其中的傑出者更是達到了世界名校的講席教授水準。

十年磨一劍。在清華的十年間,顏寧在結構生物學領域取得了世界級的科研成果,成爲結構生物學領域的引領者之一。她因此收到了普林斯頓大學的主動邀請,幫助普林斯頓結構生物學學科的發展,在國際舞臺上亮劍,這是國際高層次人才流動的正常現象。近年來中國的大學師資水平不斷提升,與國際一流大學師資流動更加頻繁,合作日益緊密,像姚期智、施一公等從普林斯頓回到清華,帶動了清華相關學科的發展,加強了中美兩國科研等領域的合作。顏寧選擇再次回到普林斯頓大學,清華大學相信,這有助於將中國的學術思想、教育理念和清華的學術風格傳播到國際學術舞臺上,產生更大的影響。清華對此保持開放、樂觀和積極的態度。

清華大學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關注和支援顏寧等學者的發展,衷心希望他們取得更多創新性成果,爲人類科技發展和社會文明進步做出更大貢獻,成爲國際卓越的學者。清華大學期待他們在不遠的將來再回到中國、回到清華,相信那時他們會帶來更新的理念、更多的經驗,更好地服務祖國的教育和科技事業。清華大學也將繼續提高人才質量,積極引進優秀學者,努力給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提供更好的成長環境與條件,促進他們做出更重要的創新性成果、更好地教書育人、更快地在國際學術舞臺上脫穎而出。

顏寧:害怕在一個環境裏待久了故步自封而不自知

顏寧透過清華大學回復澎湃新聞,2015年以來,她陸續收到歐美多所著名研究機構的聘任邀請,經過慎重考慮,最終決定受聘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Shirley M. Tilghman終身講席教授。

顏寧表示這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因爲過去10年她在清華大學獲得了極好的支援,有優秀的學生、給她動力和壓力的優秀又友好的同事們、給她全力支援的學校和學院管理部門,等等。在這些無與倫比的軟硬件條件支援下,她取得的科研成果甚至超過了自己回清華之初的預期。

但同時,她生怕自己在一個環境裏待久了,可能故步自封而不自知;換一種環境,是爲了給自己一些新的壓力、刺激自己獲得靈感,希望能夠在科學上取得新的突破。

顏寧說,清華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都是她的母校,能夠在這兩所讓她驕傲的母校任教是她一直以來的理想。她很開心10年前清華大學向她伸出了橄欖枝,2年前普林斯頓大學也同樣向她伸出了橄欖枝,讓她得以夢想成真。她也會憑着對清華的熱愛和熟悉,爲促進普林斯頓等國外一流學府與清華的交流合作盡我所能,這也是她在這個階段回報母校的一種方式。

曾關注話題“女科學家去哪兒了”

據澎湃新聞此前報道,雖然並不熱衷和媒體打交道,顏寧並非新聞稿件中的生客。隔三差五,隨着種種榮譽加身,她的名字出現在公衆視野中。2012年,她獲得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國際青年科學家獎和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2014年,她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015年,賽克勒國際生物物理獎頒發於她;2016年,《自然》雜誌評選出10位“中國科學之星”,她名列其中;2017年她獲得2016-2017年度“影響世界華人大獎”提名。

除了科學家的身份,顏寧有一段時間的社會身份是微信公衆號“賽先生”的主編之一。她曾在自己的個人微博上表示,在“賽先生”最開始的初衷之一是“支援女科學(家)”。擔任主編期間,她呼籲關注“女科學家去哪兒了”的話題,推介優秀女科學家的科研工作。

清華大學相關負責人則告訴澎湃新聞,顏寧1996-2000年在清華大學生物系攻讀本科,2000年獲清華大學優良畢業生,隨即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攻讀博士學位,師從施一公教授,從事細胞凋亡研究,於2004年12月透過博士論文答辯。2005年獲得由《科學》雜誌評選的“青年科學家獎(北美地區)”。2007年10月,在普林斯頓完成膜蛋白結構生物學領域的博士後訓練之後,顏寧受聘清華大學醫學院,成爲當時清華最年輕的教授和博士生導師。

在清華大學的10年間,在國家相關部門、學校和院系的大力支援下,顏寧主要運用結構生物學和生物化學手段,致力於與重要疾病相關的跨膜運輸蛋白的結構與機理的系統研究,帶領其研究團隊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國際影響的原創性基礎科研成果,包括解析了國際上攻堅幾十年的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s)高分辨率晶體結構,以及具有重要生理和病理功能的電壓門控鈉離子和鈣離子通道的三維結構,其中葡萄糖轉運蛋白結構已經被國際經典的生物化學最新版教材收入。

2009年以來,顏寧作爲通訊作者在《自然》《科學》《細胞》三大國際期刊上已發表科研論文17篇,完成了7名博士生培養。她本人也得到了一系列學術榮譽,包括其研究成果在2009和2012年被《科學》年度十大進展引用,2012年入選首屆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院28名國際青年科學家,先後入選2012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和2016年度“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獲得國家傑出青年基金、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教育部長江特聘教授、國際蛋白質學會青年科學家獎、賽克勒國際生物物理獎等。2016年,顏寧被《自然》評價爲十位“中國科學之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