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民生

當前位置 /首頁/今日熱點/百姓民生/列表

注入生態、創新、智能多重因,江西經濟轉型求變

新華網九江7月6日電(記者 高暢)鄱陽湖邊,水鳥天堂。在“共舞長江經濟帶——探訪長江經濟帶區域協同生態發展之路”網絡主題活動中,媒體記者們來到江西站。

在“綠色發展、生態優先”的背景下,以傳統工業爲支柱的江西經濟謀求轉變,並注入生態、創新、智能等多重因子。

江西經濟轉型求變:注入生態、創新、智能多重因

圖爲艾溪湖附近的白天鵝

生態因子:環境改善帶動經濟發展

“南昌市中心城區綠地覆蓋率達41%,空氣質量優良率86.9%,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和贛江、撫河14個監測斷面水質達標率均爲100%。”南昌市市委常委、副市長華清在媒體見面會上給出一連串數字。這些數字透露着江西改變生態環境的成果和決心。

在南昌高新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艾溪湖畔原有一部分商住用地,因爲生態環境改善的需要改建爲溼地公園,爲此損失了200多億元。”

“但是沒想到的是,溼地公園建成後,環境好了,反而帶動了經濟的發展,吸引了許多企業和高端人才,還有市民週末到這裏休閒娛樂。”該負責人表示。

南昌高新區位處城市“東大門”,坐落在艾溪湖、瑤湖風景區,依託贛江相臨,三湖相間的獨特生態優勢,是南昌市大氣品質和生態環境最佳區域。

“以前這裏是養魚塘,水質和環境污染都很嚴重,爲了淨化水質,政府每年會給當地漁民300多萬元補貼,並實行‘人放天養’的方法來改善水域生態環境。”南昌高新區管委會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說。

據記者瞭解,這項措施在艾溪湖試點成功後推廣到瑤湖,由於兩個湖水都匯入鄱陽湖,也將有效改善鄱陽湖水質。

創新因子:龍頭企業引領技術創新

“南昌是一座帶有創新基因的城市。”華清在談到城市經濟發展的時候說,“要敢於打出第一槍。”記者瞭解到,目前,南昌正着力打造全球首個城市級虛擬現實VR產業基地。小藍經開區VR展廳工作人員介紹到,“VR產品分軟件和硬件兩部分,產品主要供應給遊戲和遊樂園。”

記者透過對南昌、九江多個工業園區的採訪發現,一批龍頭企業都十分重視技術創新和研發投入,並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及多項專利。

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的硅襯底LED技術,是晶能光電擁有原創知識產權的一項技術。“我們是從源頭上規避了各種壁壘,在硅襯底方面進行創新。”晶能光電(江西)有限公司戰略業務部經理王瓊說。

該項技術打破了目前日本、美國壟斷半導體照明技術的局面,形成藍寶石、碳化硅襯底、硅襯底半導體照明技術方案三組鼎立的局面。“每年的研發投入都要大於銷售額的10%。”王瓊介紹到。目前,在南昌已經形成了晶能光電-晶瑞光電-晶和照明爲主力企業的硅襯底LED產業鏈,主要應用在手機閃光燈、釣魚燈、礦燈等產品上。

在九江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冠力新材料有限公司調研時,記者瞭解到,該公司生產的高端溼法鋰電池隔離膜屬於新材料新能源重要領域,產品填補了國內相關產品的空白,起到進口替代的重要作用

智能因子:優化生產流程助力轉型升級

“做正確的事和正確地做事。”九江石化財務部部長鬍雲輝在評價石化智能工廠時說道。記者在九江石化中控室看到,各裝置排污情況實時在線監測,實現環保管理可視化、一體化,全程監控污染物產生,出現異常數據會第一時間發送到相關負責人的手機上,並在一小時內查清原因解決問題。“透過智能工廠對生產、監控流程進行再造,運算出最優解決方案。”胡云輝說。

在踐行綠色低碳理念、實現智能工廠後,九江石化真正做到了“增產減污”。九江石化發展計劃部副部長吳錦江告訴記者:“在進行油品升級改造後,產品質量達到國家規定的最優標準,實施清潔生產工藝,每年原油綜合加工能力由500萬噸躍升至800萬噸。”

“二氧化硫排放量、COD、氨氮指標、廢水排放、大氣排放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吳錦江說。

胡云輝表示,“智能工廠更多的是產生社會效益,每年累積增效2-3億元。”九江石化在2016年上繳稅費123億元,摘得江西省納稅桂冠。

“在走訪的30多個江西的規模企業裏,大部分企業還停留在自動化階段甚至半自動化階段,製造水平相對落後。這種現狀雖是困境,但也是發展的機遇和突破口。”江西名匠智能系統有限公司總經理江景豐對記者分析了目前江西製造業的現狀。

“智能化工廠能夠實現多品種少批量的定製化生產,適用於所有制造業,幫助製造業轉型升級。一條智能生產線,可以讓製鞋廠的生產人數從300人減少到100人。”江景豐說。

智能工廠能夠優化生產流程,使生產能力不斷增強,相應的人員需求也會減少。對於人員安置問題,吳錦江表示,實現石化智能工廠後,一些崗位不再需要人工操作,同時企業也會對人員進行培訓讓他們重新上崗。江景豐說,製造業企業則會出現三種情況,一部分人經過“回爐再造”掌握技能實現重新上崗,另一部分會流向服務業和物流業,還有一部分會自謀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