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民生

當前位置 /首頁/今日熱點/百姓民生/列表

爲綠色發展留白,整治清退"散亂污"企業

新華社北京8月22日電題:整治清退“散亂污”企業 爲綠色發展留白

整治清退"散亂污"企業 爲綠色發展留白

新華社記者趙文君、高博

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事關經濟發展全局的大事。據環保部門統計,在有環境違法問題的企業中,半數屬於“散亂污”企業。記者在北京、河北一些地方走訪發現,“散亂污企業”經過拆除、騰退,周邊環境明顯改善、給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拆除汽配城:環境變好了,安全隱患消除了

離北京市通州區永順鎮鎮中心不遠、京承鐵路和通燕高速高架橋中間,有一片狹長的地帶被綠色苫布覆蓋,這裏是曾經經營了10年的汽配城舊址,佔地50多畝,今年2月份全部拆除。

永順鎮後窯村黨支部書記張寶和說,這塊地是後窯村的村民集體用地,2007年起慢慢發展成一個汽配城,在通州乃至北京都小有名氣。

“這些年,汽配城給村裏帶來的唯一好處就是房租收益,但是也帶來了污染和周邊環境的髒亂差。”張寶和坦言,“齒輪油、機油嗆得人嗓子痛,那個味兒在對面一兩百米遠都能聞到。賣二手車的、拉黑車的、賣早點的、附近便道上搞經營的全都來了,環境那叫一個亂。”

永順鎮經濟發展辦公室主任齊春秀說,除了環境污染,汽配城帶來的管理問題更多:汽配城裏的外來商戶有2000多人,廠房裏有機油、油漆,消防安全隱患巨大。

拆完的空地怎麼用?永順鎮林業站站長白冬生介紹,按照規劃,這裏將變成鐵路和公路之間的綠化帶和城市公園。未來,公園裏面有甬路、有休閒座椅,地形錯落有致,種植各種花草樹木,讓周邊居民體驗到綠色的居住環境。

清理整治工業大院:爲綠色發展留白

清理整治鎮村產業小區和工業大院,是加快疏解非首都功能、優化首都發展環境、提升城市發展質量、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舉措。

從今年4月初開始,北京昌平白廟工業大院作爲昌平區的試點先行單位,首先開始清理騰退。經過近3個月的努力,13萬平方米的工業大院全部拆除完畢。

當地村民向記者反映,工業大院裏的企業主要是印刷、建築材料、電子廠等,環境髒亂差。印刷廠有異味、排放污水。餐具廠生產一次性餐具,泡沫漫天飛。大型運輸車從村口經過,噪音大。

“清理拆除的標準是‘廠清地平’,之後要對土地進行保護,不讓亂堆亂倒,並完善圍擋。下一步等待政策,需要造林就造林,需要做產業就做產業,根據政府統一規劃安排。”白廟村黨支部書記劉學增說。

“這塊地拆完以後,由村集體整體管護起來,爲今後的綠色發展留白,不會再引進這些散亂污企業,要爲周圍百姓營造良好的環境。”北七家鎮副鎮長張政說。

拆了工業大院,村集體沒了房租收入,村民對此有怨言嗎?張政說,在新的土地使用政策出臺之前,政府對農民按原來的租金進行一定補償。

據北京市經信委統計,2016年北京市完成“散亂污”企業清理整治4477家,2017年計劃完成不少於2570家企業的整治工作。

玻璃產業治污:企業轉型“因禍得福”

記者近日來到河北省沙河市匯晶玻璃公司,卻沒有看到一根菸囪,上萬平方米的廠房只聽到低沉的機器轟鳴聲,生產過程只用電、不用水,沒有排污。

“公司的低輻射玻璃生產線,年產值3億多元,每年可消化沙河市玻璃原片300萬平方米。”該公司總經理劉軍指着流水線上源源不斷的玻璃產品向記者介紹,將玻璃原片作爲原材料,經過各種技術工藝,可以生產出高附加值的玻璃成品,大到建築物的玻璃幕牆、小到特殊形狀的玻璃製品。

邢臺市環保局沙河分局局長杜金海說,沙河是全國玻璃產業最集中的地區,治污壓力大。要不斷摸索,成爲全國玻璃產業治污的試驗田。

從2013年起,沙河市把治污作爲玻璃企業生產經營的前置條件,實施了比國家標準更嚴格的排放標準,用環境標準倒逼傳統行業轉型。2015年,沙河市對全部在產玻璃生產線建成了脫硫、脫硝、除塵等治污設施,實現了全行業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2016年,沙河淘汰了所有落後產能的玻璃生產線,淘汰平板玻璃產能2179萬重量箱。

“不僅要淘汰產能,還要化解產能,有時給企業做工作,人家恨不得拿板磚拍我。”沙河市工信局副局長李利民說,在環保壓力倒逼下,沙河的玻璃產業集羣面臨着升級則生、不升級則死的嚴峻現實。

沙河的一些玻璃生產商表示,不少企業爲擺脫困境,改變生產工藝、延伸產業鏈,使普通玻璃向高附加值、低耗能的深加工產品轉變,實現了工藝技術的革新,從這點來看,算得上“因禍得福”。

目前,沙河已經建成8個玻璃深加工園區,培育發展深加工企業600餘家,深加工產品達1000餘種,玻璃深加工率達到40%以上。沙河玻璃產業由低端普通玻璃爲主向高端高檔玻璃升級轉變、由玻璃原片爲主向深加工轉變、由建築玻璃爲主向電子光學和新能源玻璃升級轉變。

據沙河市環保部門統計,截至今年6月,玻璃行業在污染防治設施正常運轉情況下,透過加大治污藥劑用量,在河北省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基礎上,實現污染物排放總量按照響應等級分別減排40%、50%、60%。

環保部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8個城市已經覈查出散亂污企業17.6萬家。對於無法升級改造、實現達標排放的企業,今年9月底前將一律取締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