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民生

當前位置 /首頁/今日熱點/百姓民生/列表

北京醫改把百姓就醫帶入社區,分級診療流程再造

分級診療流程再造 北京醫改把百姓就醫帶入社區

  擺放在北京市朝陽區常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層大廳中的自助掛號機。 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拓 攝

中國青年網北京5月27日電(記者 李拓)讓北京百姓看小病、慢病時能夠走入社區醫院完成首診,不必再去三級醫院排長隊等候,4月8日北京醫藥分開綜合改革落地以來,這樣的趨勢正在不斷形成。

其中,隨着北京市朝陽區率先推出了“先診療後付費”的舉措,正在使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功能定位更多被普通居民認知,並有效推動着分級診療的建設。

“以前百姓走進社區衛生中心看病和走進三級醫院看病的流程幾乎是一樣的,所以大家不認爲二者有什麼區別。”北京市朝陽區衛計委副主任楊樺說,“因此我們要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服務流程再造,讓百姓知道這裏究竟可以提供什麼樣的服務。”

朝陽區常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2015年9月21日完成資訊化流程改造,2016年又延伸了自助服務流程,如今配合剛剛出臺的醫改政策,中心已經可以對轄區內17萬居民實現需求藥品的基本全面覆蓋以及健康管理、家庭醫生簽約等具體工作。

流程再造後的中心一層大廳中,擺放着3臺自助掛號機。當患者前來就醫時,機器不僅有分診選項以供患者選擇,也會同時詢問患者是否已經在醫院建檔、是否已簽約家庭醫生。由此,患者可以很快被分流至樓上的候診室,或被護士引入“健康小屋”完成建檔工作。

“這樣不僅保障了患者不必花時間排長隊掛號繳費,也能夠減少全科醫生的工作量,讓醫生的經歷更多集中在爲患者診斷治療當中,”常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院長閆紅梅說。

閆紅梅還介紹,透過流程化改造,中心收費處和藥房實行通櫃式管理,患者交費取藥只需排一次隊即可完成。患者到藥房視窗交費的同時交處方,視窗人員爲患者收費時,藥劑人員已經完成了調劑和核對,再由視窗人員將藥品發給患者。

“真正爲居民提供便利,讓居民產生獲得感,才能真正分級診療制度的建設,”楊樺告訴記者。

據瞭解,朝陽區建立了分級診療工作專項領導小組,由主管區長爲組長,成員單位包括衛計委、發改委、人社局、財政局、資訊辦等,總體規劃資源佈局、設立了專項工作經費,制定出臺了《醫聯體工作方案》《醫聯體責任主任負責制》《醫聯體專項經費管理辦法》等相關配套政策檔案,在全市實現了“3個率先”。

同時,朝陽區以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腦卒中、慢阻肺等5種慢性病爲切入點,建立由核心醫院專科醫生、社區全科醫師和健康管理師組成的12支“專全結合慢病管理團隊”開展特色家庭醫生式服務簽約,大醫院慢性病診療和社區規範化管理規範標準對接,吸引慢性病患者回流社區。促進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康復期患者回歸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就診。

根據統計,僅2016年朝陽全區診療總量達3954.66萬人次,同比增長1.53%;全區基層醫療機構診療人次達1224.53萬人次,佔全區總診療量的30.96%。

“小病可以來,大病可以轉”,如今百姓正在不斷改善的就醫條件下更多向社區醫院靠攏。

北京市衛計委基層衛生處副處長榮志清說:“我們的目標就是要打造社區首診、分級診療、雙向轉診的格局,靠政策設計引導百姓有序就醫,透過改革改善百姓就醫環境。未來,北京將在全市範圍內獨立執行的社區服務中心推廣相關做法,最終爲百姓提供更好的就醫環境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