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民生

當前位置 /首頁/今日熱點/百姓民生/列表

溫度上升超極限就,國家氣候中心服務首席艾婉秀

“如果溫度上升超過極限,就降不下來了”

國家氣候中心服務首席艾婉秀:溫度上升超極限就

——專訪國家氣候中心服務首席艾婉秀

“地球升溫的承受是有限度的,如果溫度上升超過極限,溫度就降不下來了,不可逆”

本刊記者/霍思伊

中國新聞週刊:相較往年,今年的平均溫度是不是偏高?

艾婉秀:到目前爲止,就平均氣溫來說,全國是偏高的。從高溫的情況來說,今年北方比較突出,南方的高溫從出梅以後纔開始,所以雖然目前南方的高溫日數還沒有超過常年平均值,但南方高溫是在發展擴大的。

如果副熱帶高壓比較穩定,高溫的面積還會擴大,高溫還會持續,有可能會往上突破,目前南方的高溫還在發展。常年南方最熱的時候基本在7月中下旬。

對某個地方每年出現的高溫日數,多年累計高溫日數的平均數就是多年平均值,30年的平均值稱爲常年值。目前氣候上用的常年值是1981~2010年的平均值。到目前爲止,天津今年的高溫日數已達22天,常年值也就是7至8天。

中國新聞週刊:今年導致高溫的因素有哪些?

艾婉秀:今年的高溫當然是很異常的,但造成南方和北方的原因不一樣,北方由於高壓脊的控制,沒有冷空氣影響,所以北方高溫自西北到華北、東北;南方的高溫跟北方不一樣,它是受副熱帶高壓的控制所致。南方出梅後,副熱帶高壓加強北擡,雨帶也隨之北移,南方在副熱帶高壓的控制下,高溫開始了。

中國新聞週刊:甘肅、寧夏、山西、內蒙古這些地方的高溫也破了歷史紀錄,這幾個地方的原因是什麼呢?

艾婉秀: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像吐魯番,在歷史上最高的氣溫是47.8攝氏度,可是今年連着兩次突破到49攝氏度。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極端高溫事件多發,不只是在中國出現異常高溫,歐洲、美洲的中高緯地區也有很多地方出現了異常高溫的情況。比如6月以來,北美、歐洲及亞洲多國遭受極端高溫天氣,羅馬尼亞發佈高溫紅色預警,葡萄牙、西班牙和俄羅斯遠東地區由於連續高溫天氣引發森林火災。6月20日以來,美國西部高溫接連突破歷史紀錄,7月上旬西岸遭受“地獄熱浪”襲擊,鳳凰城、洛杉磯市區超高溫打破近百年來同日最高氣溫紀錄等等。

可見高壓脊移動慢,帶來的累積增溫效果很明顯。

大氣環流的槽來脊去的移動,造成了天氣陰晴冷暖的變化。今年北半球中高緯地區高溫異常的多發,是由於冷空氣弱,大氣環流比較穩定,槽脊移動比較緩慢,在高壓脊控制的地區就出現了持續的升溫。如果環流變化快,高壓脊移動比較快,高溫也不會很明顯,但是如果移動比較慢,環流比較穩定,就會有持續性增溫,大家就會覺得很熱。

從動力學的角度來分析,大氣環流異常穩定,與全球變暖的氣候背景有關。因爲隨着全球變暖,高緯度與低緯度能量的交換會增加,爲了達到平衡,從南向北(或從北向南)氣流持續時間會增加,大氣環流就穩定,澇的地方更澇,旱的地方更旱。原來的氣候規律被打破了,偏離平均態越來越遠,導致了極端天氣越來越多。

中國新聞週刊:今年的副高跟2013年相比有什麼不同?

艾婉秀:跟2013年比,就是偏強,範圍比較大。衡量一個氣候系統是否異常,是有一些指標的,比如副熱帶高壓,我們用面積來看它的大小,用體積來看它的強度,用西伸脊點位置來看它向西伸展的程度,用脊線來看它南北的位置。如果副高的強度很大,就是它的體積很大很壯,移動得慢,小股冷空氣、弱小的颱風不太輕易撼動它;相反如果副高弱的話,受冷空氣或颱風的影響,變動就很大,所以強大的副熱帶高壓一般比較穩定,容易導致異常天氣的出現。2013年副高強、穩定少動是導致南方出現罕見高溫的直接原因。今年的副熱帶高壓也很強,這也是目前南方高溫發展很快的原因,是否能夠強過2013年,需要用月或季的資料來綜合判定。

我國夏季雨帶的移動與全球變暖的關係沒有氣溫那麼明顯,但與夏季風的強弱有關。上世紀50年代以來主雨帶經歷了從北到南又從南到北的變化,50年代在黃淮,60年代在華北-東北,70年代在華北-黃淮,80年代在江淮,90年代回到了長江-江南,本世紀初又北跳到江淮-黃淮,近3年又回到了長江,雨帶的年代際變化非常明顯。這是因爲我們國家的雨帶是季風雨帶,與季風的強弱有關,夏季風強,季風強雨帶向北推進多一些,季風弱,雨帶就滯留在南方。雖說不是年年都對得上,因爲雨帶還受颱風的影響,但是這種關係還是很明顯的。

最近三年長江降水多,那麼當地日照時間就會少,溫度就會偏低。2014年長江、江淮的大部分地區溫度都偏低,8月份就低得更厲害,安徽、江蘇的平均氣溫都是1961年以來同期最低。2015年因爲雨帶還在長江,8月份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溫度也是偏低的,2016年6月長江和淮河之間大部地區氣溫也偏低。今年6月份上述地區氣溫偏低也很明顯。拋開暴雨洪澇的影響,涼夏的感覺還是不錯的。

中國新聞週刊:高溫天氣會對城市的生態環境產生不良影響嗎?

艾婉秀:異常的高溫天氣影響是很大的,對人來說健康會受到影響,對城市的水、電也有影響。對城市綠化來說,如果持續高溫會影響到植物生長,嚴重的還會導致植物的死亡。重慶在2006年的高溫中,城市綠化植物都有死掉了的,澆水都沒用。有網友在調侃,說如果你所在的城市沒有進到火爐排名也沒關係,多開汽車,多砍樹,多建房子很快就會進入排名了。可見大家都明白,現在對於越來越多的高溫事件 我們應該做的就是努力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減緩地球的升溫。因爲地球升溫的承受是有限度的,如果溫度上升超過極限,溫度就降不下來了,不可逆。

中國新聞週刊:你覺得在城市佈局時,是不是要充分考慮氣候因素?

艾婉秀:城市規劃中有專門考慮氣候條件的,可見氣候因素還是很重要的,已經建好的城市改變的空間不大。但對於新開發的城市,比如說像雄安新區,都要考慮各種氣象災害的風險,還要考慮通風的因素,有通風就有利於散熱。城市建通風廊道,與城市的地形和常年的風向關係密切。

人的能力在大自然面前還是非常微弱的,我們不能推動雨帶的移動,但透過努力可以降低災害的風險;我們不能阻擋氣候變暖的趨勢,但是我們可以低碳生活,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減緩變暖的腳步。

中國新聞週刊:現在很多地方在說宜居城市,有些城市也試圖用在火爐城市中排名的下降,證明自己宜居。中國氣象局也在做生態宜居城市的研究吧?

艾婉秀:是的。宜居城市的排名是各地方展示自己生態文明的表現,每個地方肯定有它獨特的氣候,比如說海南,肯定是一個過冬的好地方,黑龍江肯定是避暑的勝地。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週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