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民生

當前位置 /首頁/今日熱點/百姓民生/列表

黃金水道上的“鏗鏘玫瑰”,羅靜

【中國夢·大國工匠篇】

黃金水道上的“鏗鏘玫瑰”

——記長江三峽通航管理局通航指揮中心計劃編制員羅靜

中工網記者 劉英傑

羅靜:黃金水道上的“鏗鏘玫瑰”

  工作中的羅靜

隨着長江經濟帶建設等國家戰略的穩步推進,黃金水道的三峽河段過閘需求與日俱增,正常情況下平均每天有近450艘船舶等待過閘。

三峽河段,船舶過閘,分秒必爭。

爲船舶過閘“爭分奪秒”而努力的人中,有一個叫羅靜。她總結出的“預排檔、細排檔、精排檔”的排檔法,將每閘次船舶過閘時間平均縮短12分鐘,每年可多過876閘次,多透過貨物400萬噸以上,創造直接經濟效益1.6億元。該排檔法命名爲“羅靜排檔法”,代表了當今世界樞紐通航管理的最高技能水平。

羅靜在三峽葛洲壩樞紐河段從事通航指揮工作近20年,被譽爲黃金水道上的“鏗鏘玫瑰”。她先後榮獲“湖北省勞動模範”、“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建功立業標兵暨三八紅旗手”、“全國技術能手”等稱號,2012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14年獲中華技能大獎;2015年被評爲全國先進生產工作者;2016年當選“感動交通年度人物”。

 “羅靜排檔法”——快速過閘的“金鑰匙”

三峽工程宏偉壯觀,規模大、總水頭高、技術複雜,船舶過閘需要翻越40層樓的高度。

2003年6月三峽雙線五級船閘試通航。

那夜,一艘長198米,寬32米的大型客船要透過船閘。事隔十餘年,羅靜仍對這兩個數字記憶猶新。按照以往“大船先走,小船後走”的經驗,羅靜安排大客船先進入到閘室。客船開得小心翼翼,非常緩慢,一同過閘的兩艘小船隻得無奈跟在後面。這使緊隨其後過閘的船員火冒三丈,不停地透過高頻和電話催促,罵聲連連。羅靜心急如焚坐立不安,恨不得下去推着船走,但卻又無計可施。最終,這一閘足足過了6個小時!這件事極大地刺激了羅靜,由此,她帶着堅定的決心,踏上了尋找調度船舶最佳方法的“征途”。在此之後,羅靜每次值班都要記下經自己手過閘的所有船隻的型號、長寬高、吃水深度等資訊,以及閘門開合、進水放水等過閘流程所需的精確時間。就這樣,400余天的工夫,她記滿了整整7本16開大小的厚筆記本。

點滴的累積終於看到了成效。

每逢羅靜當班,過閘的船舶又快又多,8小時的班,別人過兩三閘船,而她卻能過四五閘,而且對班的調度室員工都非常樂於與她合作,船方對其工作也是讚不絕口。這一切都得益於羅靜經過長時間摸索出的“預排檔,預通知,精排檔”的方法。2004年10月,三峽局將該方法在三峽和葛洲壩兩大船閘中加以推廣,同時,交通運輸部將其正式命名爲“羅靜排檔法”。

“羅靜排擋法”主要由三部分組成:首先“預排檔”,綜合考慮船舶航行計劃、船舶操縱性能、通航環境等諸多因素,經科學運算和預測,作出最佳進閘順序安排;然後“預通知”,確定排檔方式後,提前明確通知船舶具體進閘時間及靠泊位置,讓船舶做到心中有數,進退有序;最後“精排檔”,船舶正式進閘時,根據船舶實際、氣象水文等情況細緻指揮,引導船舶快速、安全過閘。

在長期的實踐探索中,“羅靜排檔法”被全面推廣運用。2011年,三峽船閘年貨物透過量首次突破億噸大關,提前19年達到設計透過能力,爲沿江經濟帶的快速發展創造了一條“水上高速路”。

今年初,長江三峽通航管理局公佈了2016年三峽船閘年透過量爲1.305億噸,超過三峽船閘設計年透過量的30%,較2015年增加1040萬噸,再創歷史新高。

“作爲老船閘人的女兒,在這片生我養我的三峽水域指揮船舶,讓他們快過閘、過好閘,一直是我最大的光榮與夢想。”羅靜常常這樣說。

羅靜:黃金水道上的“鏗鏘玫瑰” 第2張

  有序過閘的船舶

 思想、技術“不掉隊”,堅持爲自身能力“補鈣”

羅靜高中畢業後從事過多種職業,做過幼師,幹過銷售,年近30纔來到現在這個崗位,這份工作讓她倍加珍惜。

過閘時,船閘上下水位落差較大,船舶要想平穩透過,就須先進閘室,合閘封閉後進水或放水,待到閘室內水位與要進入的水域基本持平後再開閘門出閘。有一次,羅靜按下合閘按鈕,誰料其中一扇閘門卻卡在了半途,閘合不上,閘室不能封閉,水位就無法調節,船舶就不可能順利透過。這一下讓羅靜慌了神,手在一排按鈕上移動着,可卻無從下手。帶她的趙師傅見此狀況告誡她不要慌,隨後檢查了儀器,告訴羅靜這是因油路堵塞所致,接着切換到手動控制,走下機房手搖槓桿,最後終於將閘門嚴密閉合。這一次的“意外”讓羅靜意識到自己離一名合格的調度員還存在一定差距,除了技術過硬,心理素質也是必備的基本能力。

2002年,三峽雙線五級船閘修建完成,需要從三峽局全局挑選員工,擇優培訓上崗。作爲“老船閘人”的女兒,當年工作在臨時船閘的羅靜心中明白,三峽大壩對她有着多麼強大的吸引力。她下定決心,一定要考上!羅靜拖着一張牀,帶着資料就搬進了單位新分的毛坯房裏,將女兒留在家中交由丈夫照顧。一個多星期裏,除睡覺時間,羅靜其餘的生活就是背書、複習,餓了就吃些盒飯充飢。近200頁的複習資料被她翻卷了角,其中的題目也記得滾瓜爛熟。功夫不負有心人,羅靜終於考上了三峽船閘。

2007年,羅靜被調入三峽通航管理局指揮中心工作,負責葛洲壩和三峽大壩梯級樞紐聯合調度,而此時,恰逢全新的調度系統上線試執行,由雷達、電子江圖、GPS等高科技手段構建的通航調度指揮、安全監視等系統需要羅靜熟練掌握。而此時的她年近40,對計算機技術的掌握欠佳,這些“突如其來”的新挑戰讓羅靜有些“兩眼一抹黑”。“我那時候常常夢見閘室裏還沒有水,船卻進來了,嚇得立刻就驚醒過來。”壓力之下,羅靜從點滴學起,穩紮穩打記下每個細節,爭取每一個環節都弄懂、吃透,很快,她便適應了新的崗位。有時女兒會調侃她有點兒“強迫症”,而這正展現了羅靜對待工作的兢兢業業和盡職盡責,同時更是她身上那熠熠生輝的“工匠精神”的體現。

“我捨不得耽擱他們一分一秒”

三峽通航指揮中心承擔着大量的溝通和協調工作,可以說是安檢部門、執行單位、船舶聯繫三方的“紐帶”。羅靜心中明白,她個人的服務態度關係着整個三峽局的形象。爲了能和來自五湖四海的船方順利地溝通交流,她向女兒學習了普通話,對鏡練習、請字當頭、語調親切、細緻耐心。

2014年9月的一天上午,羅靜連續三次接到梯調中心調整出庫流量的電話通知。安全起見,不同流量級別對應着不同的適航船舶,很多小功率船舶因此受到影響,過閘計劃必須立即做出相應調整。羅靜抓緊一切時間向船方播發流量變化資訊,並對調出計劃的過閘船舶做好解釋工作。遇此情況,船方的情緒產生較大變化在所難免,羅靜在這種時候抓起電話一聯繫就停不下來,即使電話的另一端情緒激動,反應過度,她仍會保持耐心解釋,熱情服務。一艘結束,另一艘很快開始,而此時的羅靜,聲音早已嘶啞卻依舊在咬牙堅持。最終換來的支援與理解是給予羅靜最大的“回報”。

“羅靜上崗,一人頂倆”。羅靜當班的日子,同樣的8小時,她總能比其他人多過一到兩閘次。她擔心船方聯繫不上自己,幾乎時時刻刻都守在工作崗位上,甚至去樓下食堂吃飯的時間都捨不得,於是她便選擇從家中帶飯,簡單加熱後就在崗位旁邊吃飯邊工作。

“哪怕三四分鐘也不敢離開,就連上廁所都是跑着去的。”羅靜說。

有人曾問她:“爲什麼要把自己搞得每時每刻像打仗?”羅靜卻回答,“來往船舶中,經商的爭分奪秒,返鄉的歸心似箭,我怎麼捨得耽擱他們一分一秒!”

羅靜:黃金水道上的“鏗鏘玫瑰” 第3張

  壩上錨地

 “愛操心”的“羅婆婆”

羅靜在同事中間有這樣一個稱呼——羅婆婆。這源於她的做事細緻,“愛操心”,交代工作太“囉嗦”。

李智慧是與羅靜共事10餘年的老同事,她開玩笑“抱怨”說:“每次她交班,總是留下一堆寫得密密麻麻的小紙條,提前把下一班次的情況和安排都寫好,我們要不這麼做,肯定被領導批評,只好跟着她有樣學樣啦!”

2015年年初,“羅靜工作室”掛牌成立。工作室成員鄒靜2014年從重慶交通大學交通規劃專業畢業,招錄進入三峽局工作。她說,師傅羅靜不但技術過硬,而且教徒弟從不藏私,回答問題不厭其煩,並且還樂於從年輕人身上學東西。

提到女兒,羅靜的心中既是“甜蜜”又是“內疚”。人的精力有限,繁忙的工作難免會“擠佔”對家庭生活的關注,但也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鍛鍊培養了女兒獨立的能力。可回想起那一次,羅靜還是心疼地留下了眼淚:“有一次下了夜班,一早抱着女兒去打點滴,因爲太累和她一起睡着了,一醒來發現藥水輸完,孩子的血迴流了一大管。”

這,就是一名“船閘人”,一名主動發展、追求卓越的“船閘人”!

那一夜,過閘船隻很少,在與一艘船舶進行完常規性對話後,高頻通道突然傳來了一段悠揚的旋律,在安靜的指揮中心大廳中久久迴響。因爲是單向通話,羅靜只能等待對方先切斷。

樂聲落,對方問:“這歌好聽的嘛?”。

“蠻好聽的。”

“那我再給你放一首要得不?”……

那一夜的旋律,最好地詮釋了“船老大們”平日裏的感謝,也帶給了羅靜最溫暖的感動。

何爲工匠精神?在羅靜身上,我們看到了7本厚厚的筆記留下來的“沉澱”,那裏承載着匠心的“專注”;毛坯房中的孤寂與翻卷的書角背後,她用實際行動告訴了我們什麼是一個“匠人”不斷追求的精益求精;嘶啞的聲音和那匆匆的腳步,是工匠精神中“用戶至上”服務精神的最佳體現。

羅靜,一個黃金水道上的“船閘人”,在平淡如長江水的日子中,無聲地詮釋着“工匠精神”,爲依託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