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民生

當前位置 /首頁/今日熱點/百姓民生/列表

老教授性格大變竟因老年癡呆,半年罵走15個保姆

半年罵走15個保姆 嫌兒子兒媳太吵趕出家門

半年罵走15個保姆 老教授性格大變竟因老年癡呆

半年內罵走了15個保姆,嫌兒子兒媳看電視吵竟把他們關在門外。爲何一向待人和藹的老爺子突然變得不可理喻?昨天,這位68歲的數學老教授在武漢市第一醫院被確診爲老年癡呆症,這與他長期獨居不無關係。

“老年癡呆在60歲以上老年人中發病率爲13%。”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神經內科肖勁鬆副教授昨天說,據武漢市民政局發佈的數據,截至2016年底,我市60歲以上老人有172.75萬人。據此推算,武漢約有22萬老年癡呆病人。

獨居3年的老教授性格大變

前天一早,趙先生帶着父親找到了正在坐診的市第一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邱昕。一進門他就吐槽說,父親退休前是高校數學系教授,3年前母親過世後,父親不願意離開老房子,一直獨居。年前將父親接來一起住,還請了保姆來專門照料。

住在一起才發現,老爺子好像變了一個人:出門不記得關門,爐子上燒着水就出門了,經常爲一點小事罵保姆,短短半年時間已經氣走了15個保姆。“上週末我和老婆在家看電視,他嫌我們吵,硬是把我們趕出了家門。”趙先生苦笑着說,父親一生寬厚仁慈,老了居然變得不可理喻。“會不會是生病了?”他問。

經過一系列檢查,邱昕確診老教授患上了老年癡呆症。她認爲,老伴的過世對老教授的打擊很大,沒有人及時疏導,抑鬱情緒淤積在心,長期獨居脫離人羣,導致了癡呆發生。

邱昕告訴趙先生,丟三落四,脾氣變怪,這些都是老年癡呆症的早期症狀。可惜的是,很多人都以爲人老了,忘性大、脾氣壞點是正常的;等到察覺不對再上醫院,往往很嚴重了。

20萬“失智者”就醫僅0.45%

2008年,武漢協和醫院神經內科在武漢率先開設“記憶門診”,是目前武漢規模最大的老年癡呆專病門診,接診病人來自省內。門診負責人樑直厚副教授坦言,能正規並堅持接受治療的老年癡呆病人不到200人。

武漢25家三甲醫院,記者粗略統計了接診情況,加起來一年新接診的病人不足千人,相對近22萬的患病率,就診率僅爲0.45%。

肖勁鬆研究老年癡呆症多年,他說,老年癡呆經常會被誤當成是老人的一些正常表現。“其實,老年癡呆和老糊塗很好區分。老年癡呆的人最早出現的症狀就是記憶力下降,同時還會伴有生活能力下降、性格的突變和精神行爲的異常。

如果發現家裏的老人反覆問同一個問題,說同一件事情;總買一些不着調的東西或是以前從來都不會買的東西;弄不清楚時間,家人的電話和名字都記不得了;不知道怎麼花錢,算不清楚賬;不記得吃藥,不會坐車,這些蛛絲馬跡都是提示他可能患老年癡呆症了,必須儘早就醫。

家人對老人要多關心多溝通

肖勁鬆告訴記者,老年癡呆不可逆轉,但是越早干預,越能延緩癡呆的進程。門診觀察發現,很多早期老年癡呆病人都是在遭遇家裏比較大的變故後,突然出現病情加重,子女一定要注意觀察老人的變化,儘早就醫。

“大多數老人內心都渴望家人的關懷,做子女的應該常回家看看。”在邱昕接觸的病人中,曾遇到過“烏龍”事件:一家人陪着疑似老年癡呆的老人來就診,趁着子女接電話的空當,老人悄悄告訴她,自己壓根就沒病,只不過想借此讓兒女們陪伴一下。

樑直厚坦言,目前醫學尚未發現有效預防老年癡呆的方法。不過,儘量別讓老人獨居,日常多和他們交流。子女還應該鼓勵老人多參加社交活動,打麻將、下棋、讀書看報等都能刺激神經細胞的活力。在飲食上,多吃富含纖維素和卵磷脂的食物,富含亞油酸的各類堅果對神經細胞也有保護作用。

近兩年,門診中血管性癡呆的發病率上升很快。這種癡呆往往發生在中風之後,按醫囑吃藥就可以預防。

記者劉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