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民生

當前位置 /首頁/今日熱點/百姓民生/列表

河北大山深處一老人13年義務守護抗戰紀念館(圖

河北大山深處一老人13年義務守護抗戰紀念館(圖

圖爲李化璟向參觀者介紹紅色歷史。 李洋 攝

中新網石家莊7月26日電 (李洋)“只要身體能堅持住,我一定要堅持下去,向更多的人講解抗日曆史。”84歲的李化璟說,只要條件允許,他還要爲紀念館做貢獻,讓每一位參觀者尤其是年輕人牢記歷史,珍惜現在幸福的生活。

河北大山深處一老人13年義務守護抗戰紀念館(圖 第2張

圖爲李化璟義務守護紀念館。 李洋 攝

在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縣辛莊鄉洪河漕村,一提起“李化璟”這個名字,村民們無不豎起大拇指。自2004年以來,李化璟義務守護村裏的百團大戰正太鐵路破襲戰指揮部舊址紀念館。26日,中新網記者走進位於巍巍太行深處的洪河漕村,採訪了這位13年義務做抗戰紀念館“守護神”的老人。

八旬老人的守護——紅色歷史要牢記

在“百團大戰美穗子獲救井陘·都城友好紀念館”初見李化璟老人,還未寒暄,他就變身講解員向記者介紹說,“洪河漕村是距井陘礦區35公里外的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但在抗戰時期,作爲百團大戰正太鐵路破襲戰的前方指揮部,聶榮臻元帥曾在這裏指揮過戰鬥,還救助過日本孤女美穗子。”

河北大山深處一老人13年義務守護抗戰紀念館(圖 第3張

圖爲李化璟義務守護紀念館13年。 李洋 攝

李化璟說,2002年,百團大戰正太鐵路破襲戰指揮部舊址紀念館迎來了一批特殊客人,當年在戰火烽煙中獲救的日本小姑娘美穗子隨同日中友好代表團來到了洪河槽村觀看了當年自己被救助的地方,激動不已。隨後中日雙方友好人士達成共識,在距離舊址紀念館很近的地方,共同建立這座紀念館,把“元帥救孤”這段佳話流傳下去。

李化璟指着紀念館一個手工製作的貓頭鷹說,這是美穗子2002年首次訪問洪河槽,向當地小學生贈送的貓頭鷹,“她不辭辛苦,同病牀上的丈夫親手精心製作了兩個多月,共六十個,表達了她對洪河槽父老鄉親的一片深情厚誼。”

八旬老人的期盼——和平生活要珍惜

從“百團大戰美穗子獲救井陘·都城友好紀念館”出來後,沿着一條水泥斜坡路可以直達坐落於洪河槽村半山腰的百團大戰正太鐵路破襲戰指揮部舊址紀念館。

在路上,李化璟告訴記者,他每天從家裏出來都要順着斜坡去舊址紀念館看一看,清掃一遍,有時候會在院子裏的石榴樹下坐一會兒,才放心離去。

在舊址紀念館狹小的院子裏,有一顆石榴樹和一顆梨樹。在石榴樹下有一個石板刻制的棋盤,棋盤上有清晰的楚河漢界。李化璟用手深情的撫摸着棋盤,“這裏的一切都有歷史的氣息,都在記錄着那段歷史。”記者看到幾間石屋,右邊的展覽室擺着老照片等物品,左邊是聶榮臻的起居室,土炕、土竈、粗布被褥……唯一與普通民宅不同的是,屋內有一深約4米的防空洞。

據李化璟講述,上世紀90年代,村裏的6位老人爲讓後人記住那段崢嶸歲月,自籌資金買下了當年聶榮臻居住和指揮戰鬥的村民舊宅,後來又找來聶榮臻曾使用過的桌子、椅子、馬燈,充實了館內實物。

“自紀念館建成,六位老人就義務擔起守護的責任。”李化璟說,到2004年,其中的三位老人因病先後去世,剩餘的三位年老體弱不能繼續管理紀念館,退休後的他就接過義務守護紀念館的接力棒,並擔任了講解員。

在與李化璟交談中,他向記者透露,紀念館每年都有一些來自全國各地的參觀者,尋找歷史的記憶,不管人多人少,只要有遊客來了,他都是隨叫隨到進行講解,有時候一天最多講四五遍。

採訪時,李化璟向記者說出了這樣一番話,“舊址紀念館的創建凝聚了六位老人的心血和汗水,凝聚着他們對革命歷史的追思,我們後人沒有理由不去守護。希望世人永遠銘記過去,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讓革命傳統代代相傳,這是我此生最大的心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