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民生

當前位置 /首頁/今日熱點/百姓民生/列表

藝術如何爲一座古城錦上添花

藝術如何爲一座古城錦上添花

圖爲小城聖保羅。資料圖片

小城突兀地矗立在山上。山似乎是個舞臺,而這被稱作聖保羅的小城,遠遠望過去,像極了一個搭起來的舞臺道具。相比起來,舞臺上的演員,即那些開畫廊或餐廳的本地居民,以及南來北往的遊客,都顯得十分微不足道。演員們在舞臺上穿梭着,道具似乎當然是爲他們服務的。

其實正相反。人爲小城而來,人以小城爲生。小城纔是這個舞臺上的主角。大約從500年前開始,人們建設了這個小城。大約60年前,這裏還是寂寂無名的普羅旺斯小鎮而已。但幾百年的積澱和滄桑,已經使它深具藝術魅力,以至於早就吸引了許許多多的藝術家前來創作、小住、投資乃至終老。

普羅旺斯這一帶,類似聖保羅·德·旺斯這樣的小城小鎮還有不少。但這個距尼斯20公里的聖保羅殺出重圍,成爲它們中吸引遊客數量和全球知名度的佼佼者,主要因爲這裏畫廊的數量。小城的老城牆周長900米,建於中世紀,至今保留完好。老城牆裏面只有約350個常住居民,卻開着約50家經營各類藝術品的畫廊。再加上一家自稱唯一正宗的、專賣真貨的“假古董”店,和另外十幾家“不正宗”的工藝品店,以及數家餐館、各種服裝裝飾品店等,這些商家構成了小城主要的經濟支撐。即使不提藝術氛圍,小城的旅遊資源也很豐富:900米的老城牆內,圍着大約10處法國“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小城唯一的入口,好比舞臺側面登臺的臺階,只不過這裏只有一側而不是兩側。那裏有一家飯店,據說裏面掛滿了、擺滿了曾經在此居住過的畫家、雕塑家留下的作品。飯店終日高朋滿座,“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出入的不是電影明星,就是歌星舞星,不啻是個法國娛樂圈的“秀場”。只不過,飯店只對有預訂的客人開放,對慕名而來的參觀者卻謝絕入內。

“臺階”下面,則是普羅旺斯地區的“國球”地滾球愛好者的天下。這些大都年逾花甲的老頭兒,在他們的老伴或者相好們的鼓勵和叫好聲中,在遊客們的照相機啪啪拍照聲中,興致勃勃地爲幾釐米的差距而爭得面紅耳赤,必要時還要拿出皮尺認真丈量。旁邊的石凳上,當然擺着他們久喝不厭的本地特產茴香酒。

那家自稱唯一正宗的、專賣真貨的“假古董”店的店主,是個看起來年過七旬、服飾精緻、濃施粉黛的婦人。談起自己的生活和小店的生意,她略微頓了一下,眨眨眼說:您知道,一個女人的一生,會與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的地方呢。這裏,聖保羅·德·旺斯,是我的藝術家生活的那一頁。

曾經把自己的生活和創作,與聖保羅·德·旺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各國藝術家數不勝數。其中,迄今爲止聯繫最緊密的,當屬原籍俄羅斯的法國畫家馬克·夏加爾(1887年-1985年)。1966年到1985年,夏加爾在這裏度過了他生命中最後的時光。死後,他就葬在了小城唯一的墓園中。

小城在全世界藝術愛好者、藝術家心中的至高地位,與建在城外的瑪格基金會博物館息息相關。瑪格基金會博物館是歐洲第一個私人基金會博物館,建成於1964年。創建這個博物館的主意和資金,都來自瑪格麗特-艾梅·瑪格夫婦。

來自法國北方的瑪格夫婦,原來從事藝術品招貼畫的出版、印刷業務。1936年,他們創建了瑪格畫廊,開始獨具眼光地經營並獨家代理後來深刻影響了當代藝術史的一代藝術大師的畫作,包括康定斯基、萊熱、馬蒂斯、勃納爾、布拉克、吉亞柯梅蒂、夏加爾、米羅、卡德爾,等等。1953年,瑪格夫婦11歲的兒子因故突然去世,這最終促使他們完善了建一個博物館的想法,永久性地陳列自己的私人珍藏,也爲自己的藝術家朋友、和年輕不知名的藝術家們提供一個展出、創作、交流的場所。他們來聖保羅·德·旺斯小村實踐自己的理想,因爲那時這裏早已是法國、歐洲藝術家們出沒光顧的勝地。如法國歌星伊夫·蒙當以及一些電影界名流,在此買房子置地早已幾十年了。現在,這裏仍是藝術家們趨之若鶩之地,只不過,他們再也不可能像伊夫·蒙當那個年代一樣,跟村民們一起聊天喝酒、打地滾球了。

畫家、雕塑家朋友們響應他們夫婦的號召,紛紛大顯身手,爲博物館的建設出工、出力、出作品。這個全部使用本地建材建成的博物館,最終於1964年完工開幕,文化部長馬爾羅親自剪綵,成爲當時法國文化界的盛事。這是法國第一個由藝術家親自參與建築構思,並共同設計完成的大型私立博物館,其著名的現代藝術雕塑花園,由吉亞柯梅蒂、夏加爾、米羅等藝術家共同創作完成。博物館的藏品中,僅吉亞柯梅蒂的雕塑就有52件,還包括米羅的全部版畫創作及150件雕塑,夏加爾最大的一幅油畫也收藏在這裏。

現在,瑪格畫廊、瑪格基金會及其博物館、瑪格出版社,在國際藝術界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慷慨出借的原創名作藏品是全球各大藝術展覽中的常客,而他們對初出茅廬的年輕藝術家的發掘、支援和培養更是有口皆碑。在全球版刻和石版刻藝術印刷發行領域,瑪格出版社則被公認爲最重要的出版商。

藝術如何爲一座古城錦上添花?藝術爲小城揚美名,小城以藝術爲驕傲。如果把小城看作是舞臺上的道具,藝術則爲這個道具賦予生命;如果把小城看作是舞臺上的主角,藝術又成了“拳不離手曲不離口”的“童子功”。藝術與城市相輔相成、水乳交融,即使商業化了,流光溢彩的藝術也不再是裝飾、不再是附屬。

(作者:何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