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

當前位置 /首頁/生活小知識/中藥/列表

蒼耳草的功效與作用

古籍名:苔耳《神農本草經》。

蒼耳草的功效與作用

別名:癡頭婆、白癡頭婆、癡頭猛。

植物名:苔耳。

生長環境:本品爲一年生草本。生於曠地,路旁或田野間的野生植物,略耐乾旱。

分佈:廣東省各地多見,山區則少;北方溫帶地區普遍生長。

入藥部分:全草。

採集期:夏、秋。(秋後藥力減)

自採地點:山崗、郊外。

性味:性平、味微苦。

功能:祛風,散毒。

主治、用量和用法:1、頭鳳暈:幹用5錢至1兩、清水煎服。

2、夾色:幹用1至2兩,清水煎服;

3、溼熱下痢:幹用1至2兩,清水煎服;

4、紅雲血癬:生用10斤、洗淨切碎,水適量,煎十小時去渣,再煎成膏狀,分爲1日二次,用糖調服。

5、疥瘡:幹用適量,煎水外洗患處。

附錄:(根)

1、治痰火核:幹根2兩,豬瘦肉適量,清水煎服。

2、治白濁:幹根1至2兩,豬瘦肉適量,清水煎服。

(果)治感冒發熱,配伍用。

(方歌)蒼耳草根各逞能,草治頭暈兼痢頻,疥瘡煎湯淋患處,亦治血癬夾色人,根療白濁痰火核,瘦肉同煎功如神。

參考資料:《現代實用中藥》本品成分含脂肪39%,樹脂3.3%,黃色蒼耳昔39%,及維生素C等。效果:1、子爲發汗、利尿排毒藥,有鎮痙痛作用,用於肌肉神經麻痹、梅毒、麻風、關節痛、瘧疾、水腫、蟲傷等。2、葉、莖治癬疥、溼疹、頭痛、四肢拘攣痛、風溼周痹、惡肉死肌、膝痛、溪毒、瘰癘、疥瘡。

《中國藥用植物圖鑑》最近研究。全草對麻風病及惡性痢疾有顯著療效。

《中醫雜誌》(1958.1)內載:蒼耳子合劑治療慢性鼻竇炎50例,無效者僅佔16%,處方蒼耳子2斤、卒夷6兩,碾碎,然後加菊花2兩、茜草2兩、艮花2兩,煎熬約5小時,傾出藥汁後,加水於藥渣中煎4小時傾出藥汁,如此共計4次過濾,將藥汁蒸發濃沸(起大泡時)加入蜂蜜半斤攪勻,約得600毫升,冷藏,每服5毫升,一日三次,連用1至2月。

《中醫雜誌》(1958.11)江西省麻風病院報導:以蒼耳草治麻風人11例,無1例無效或惡化。方法是用蒼耳草製成流浸膏,埋成丸劑,每服4兩,日服1次,逐漸加,最高日服16兩,分2次服。一般病人5至7天即開始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