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常識

當前位置 /首頁/育兒/育兒常識/列表

往往是一生相伴的,語言暴力帶給孩子的傷害

最近接連發生的幾件事,讓我對孩子的教育,對孩子生命教育,有了更深的認識。最開始就是這兩天刷屏的《17歲少年與母親吵架,跳橋自殺》的新聞,其實這幾年,這類的新聞不絕於耳 。

還有就是昨天,我們本地一個10歲的女孩子離家出走了,據說是和家裏哥哥鬧彆扭了,所以留書離家出走。父母親人焦慮萬分,各種轉朋友圈,滿城查找,幸好凌晨1點多,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孩子終於找到了。

語言暴力帶給孩子的傷害,往往是一生相伴的

作爲教育工作者,作爲兩個孩子的母親,面對這樣的新聞,內心自然是沉重和痛苦的,我們不是當時人,都不能也不應該加以妄斷,這是他們一生的痛,而於我們應該是警醒,自省的時刻。

在這個調查裏,孩子會選擇和同學說,這點讓我有點擔心,有必要給孩子更多可依賴感和信任感,感覺到了孩子心理健康也是需要再多加關注。天下沒有不愛自己孩子的父母,但怎麼到最後卻弄得如此這般親情決絕,親恩不在。

1、由衷表揚孩子更自信

我回想我小時候,我最不喜歡的就是我媽媽不當面表揚我,而是在外人面前才誇我,這讓我很不舒服。我會覺得這些誇讚不是我應得,而是爲了大人們的面子,纔得到這份誇讚。

語言暴力帶給孩子的傷害,往往是一生相伴的 第2張

這也導致了我會在羣體面前不夠自信,我不愛在羣體面前表現自己,我覺得自己不配擁有羣體性地肯定。所以現在我會很努力地給孩子積極地地肯定、讚美和認同。讓孩子知道她是值得擁有這些讚美,她配得上這些認可。

我的少年時光,也有想不開的時候,具體因爲什麼事,不記得了,看來也是小事一樁。但在當時的我看來,就是覺得委屈。就是覺得多大點事,爲什麼要這樣說我?好傷心,媽媽不愛我了。

孩子是上天派到我們身邊的天使,孩子和大人相比,永遠是弱勢羣體,甚至有時她會成爲我們糟糕情緒的受害者。

但我慶幸,我們家裏沒有惡言相向的事,不講粗言穢語,是我們家的家訓。我見過有的母親對孩子講話用詞之惡狠,讓我很驚訝,她也許不明白語言暴力往往是更隱蔽,更長期的,但它的傷害卻是最深的。

2、暴力語言就是武器

每一句你覺得的口頭禪,無心地評價,甚至覺得就是玩笑話,對孩子來說都可能有着不一樣的意思。

語言暴力帶給孩子的傷害,往往是一生相伴的 第3張

我一再和孩子說,玩笑話,就是大家都覺得開心,那纔是玩笑話。如果你覺得好玩,但對方覺得是傷害,那就不是玩笑話。

前兩天吃晚飯的時候,婆婆讓孩子吃多點菠菜,孩子拒絕了,婆婆說了句“假狗精”(方言,意思是自作聰明,不識好歹),這句話應該是婆婆的口頭禪了。

但孩子突然就哭了,我很驚訝,我問怎麼了?

孩子:“爲什麼我不吃菠菜,就要說我假狗精。我怎麼做什麼婆婆都說我不對?我說留魚給爸爸回來吃,婆婆也說我不對。我把魚吃光了,沒留給爸爸,婆婆又說我不對……”

我瞬間明白了,大人會根據具體的情況不同,對同一件事做出不同的處理,但這對孩子卻造成了混亂。她還無法理解什麼時候就應該留菜給晚回的家人?什麼時候就不用?

語言暴力帶給孩子的傷害,往往是一生相伴的 第4張

她體會到的是,無論她做什麼都是錯。我沒想到孩子心裏還有如此複雜的情緒,我一直盡力處理好我和孩子的關係,但對老人家我也會盡量多點包容。

但這次我還是決定和婆婆進行溝通,分析了這句頭口禪並不能給家人帶來幸福感,特別對孩子還造成了傷害。

那作爲大人的我們,是應該更有能力去改正的那方,也很感謝婆婆能聽進去我的建議。

我們往往會對外人能做到以禮待之,但回到家庭,回到最親的親人身邊,我們卻往往不能好好說話,因爲我們覺得是家人就可以隨意表達自己,其實家纔是最應該好好說話的地方。

TAG標籤:語言 語言暴力 暴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