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民生

當前位置 /首頁/今日熱點/百姓民生/列表

"倫理學與當代中國文化建設研究學術研討會"

日前,由教育部重點基地,中國人民大學倫理學與道德建設研究中心、浙江工商大學、浙江省倫理學共同主辦,由浙江工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承辦的“倫理學與當代中國文化建設學術研討會”在杭州召開,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南京師範大學、首都師範大學、上海師範大學等學術機構的80餘位專家、學者參加了研討會。

"倫理學與當代中國文化建設研究學術研討會"

與會專家圍繞傳統文化與文化自信、當代中國的社會治理、傳統文化與當代中國文化建設、倫理學研究的歷史使命、社會、經濟發展的文化力,特別是浙江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文化力等問題展開了深入交流。

與會專家認爲,當代中國社會、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這種成就的背後必定內蘊了某種文化力的支撐。這種文化力支撐只能是源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並在現代創新性轉型中所建構的倫理精神。這種倫理精神既集中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的本質特徵,又是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精神的內核。結合浙江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與會專家深入分析了作爲培育浙江精神之源頭活水的浙學傳統在浙江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文化力作用。與這一問題相關的是,倫理學研究的歷史使命,既包括了倫理理論的研究,又包括爲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合理的倫理解釋,即正確揭示經濟社會發展中所內蘊的倫理精神與道德規律,並在此基礎上爲經濟、社會發展中所面臨的現實問題提供有效的倫理解決思路。與會專家、學者們進而深入分析了文化自信及其建構的問題,學者們都認爲: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是當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背景下的一項重要時代任務。有學者提出,在當代的全球化態勢下,所有道德文化問題的考察都必須有一個全球化的視野,因此,文化自信的建構既要承繼中華優良文化傳統,又要持開放、包容的態度與立場對待包括西方文化在內的世界各民族的文化與價值觀。文化自信與文化創新有着密切的關係,一方面,文化自信意味着對自身傳統文化的正確認識與自覺傳承;另一方面,我們又必須要意識到自身傳統文化並非絕對價值,從而在對世界其它民族優秀文化認同中與互促中實現自身文化的發展與創進。這即是說,奠基於文化反思的基礎之的上綜合文化創新是唯一的正途。與會專家、學者們認爲,全球化態勢爲我們吸收世界各民族優秀文化的優長提供了條件。許多專家都闡述了倫理學研究在文化自信、文化創新這一問題上的歷史任務,強調倫理學研究的應當要有所作爲。

在當代中國的社會治理問題上,德治、法治及其關係是本次研討會關注的學術焦點,與會專家、學者們明確指出,在討論與德治、法治等相關問題的時候,應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基本立場,反對泛泛而論的空談取向。討論中,學者們就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的德治如何涵養法治、德治與法治的三重關係,道德的類型以及德治的層次性以及如何避免法治的專橫與德治的泛化等理論與現實問題。澄清了法學界部分學者對於德治的誤解以及倫理學界部分學者對德治的誤讀。

社會主義企業文化建設是本次學術研討會關注又一個焦點,與會專家、學者認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是全社會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礎,也是社會主義企業的文化之魂,決定着當代中國企業的發展方向。因此,企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經濟新常態下企業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的基礎性要素,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全社會的弘揚和踐行的必然要求。有學者在歷史維度的縱向分析以及東西企業文化的橫向比較中分析了企業文化建設中的倫理進路,提出了倫理化經營的理念與實踐機制,突破了傳統經營倫理的經營學思路。企業社會責任研究的“政治轉向”引起了與會專家、學者的關注,有人指出,政治性企業社會責任框架挑戰了企業的傳統經濟觀念,導致了企業社會責任研究範式的轉換。在這種背景下,有必要研究政治性企業社會責任討論的主要框架,以便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更合理地接納國際上更加嚴格的法律和道德規範。

總體地看,本次學術研討會的主題擬定充分體現了會議主辦方對於當代中國文化建設所面臨重大現實問題以及倫理學研究的歷史使命的深切關注,也體現了會議主辦方及與會專家、學者致力於正確解讀當代中國文化建設中所面臨現實問題並努力尋求有效解決的學術熱情。在這個意義上,這無疑是一次成功的學術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