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民生

當前位置 /首頁/今日熱點/百姓民生/列表

中儲糧將提前兩年完成智能糧庫全覆蓋

中新社北京9月2日電 (張文嬌 劉辰瑤)“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糧食始終是中國13億多人口的大問題。在應急救災、穩定物價方面,儲備糧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日前,記者從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以下簡稱“中儲糧”)北京分公司獲悉,截至8月27日,北京分公司轄區共收購2017年託市小麥117萬噸。

中儲糧將提前兩年完成智能糧庫全覆蓋

近年來,惡劣天氣不斷出現,地質災害頻發,儲備糧是應急救災的必備物資。中儲糧北京分公司副總經理張展介紹,糧食安全關乎民生大計,儲備糧更是保障安全的重要一環。當前,中國糧食儲備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如何保障糧食在關鍵時刻調得動、用得上,儲備損耗降到最低,考驗着國家儲備糧管理者的智慧。

作爲中國最大的農產品儲備集團,中儲糧在2015年即制定爲期5年的“倉儲科技發展規劃”,投資30億元(人民幣,下同)實現智能糧庫全覆蓋。據瞭解,該公司2016年底已實現630家直屬庫和分庫的智能化管理,2017年將全面完成剩餘300餘家分庫的智能化建設,實現全覆蓋。

這也意味着,中儲糧智能糧庫計劃或將提前兩年完成。中儲糧北京分公司倉儲管理處處長張乃建向記者介紹,智能化管理包括兩方面,一是智能化管控體系,運用物聯網、“一卡通”、視頻監控、大數據分析等技術,對直屬庫進行全方位監控;二是科技儲糧體系,利用內環流控溫儲糧、智能通風、氮氣儲糧等技術,確保儲糧質量。

針對智能化管控體系,中儲糧總公司資訊部工程師苟有來進行現場演示。在調度中心總公司,他隨機調取直屬庫現場視頻資料,瞭解當日各直屬庫入庫、稱重、檢驗、出庫、財務等情況。

除了智能管控,中儲糧還實現了收購管理“一卡通”,糧食從入庫登記到支付糧款等環節業務全部在一個資訊平臺進行,客戶交易“全程可追溯”,避免了傳統售糧流程不透明,暗箱操作等隱患。

對糧食儲備公司而言,儲糧技術一直是痛點和難點。中儲糧總公司辦公廳副主任申雷海算了一筆賬,1億斤糧食,水分從12.5點降至11點,意味着50萬斤糧食憑空消失,100萬元“飄在了空氣中”。

爲降低損耗,中央儲備糧涿州直屬庫主任魏國富告訴記者,他們採用了內環流控溫儲糧技術和智能通風技術。其中,內環流控溫技術可以將冬天儲存的冷氣在夏天釋放,保證糧食均溫控制在15攝氏度左右。“僅這一項技術就可降低近40%能耗。”

智能通風技術則可以大大降低人力成本。“現在,坐在辦公室一鍵就可以操控20餘個大型糧倉,用時不到1分鐘。”魏國富說。

如今,科技儲糧、智能化操作設備正在全面鋪開。據悉,中儲糧北京分公司轄區內收購的糧食,都是透過“一卡通”系統進入各個分庫點。已收購的糧食,不出意外的話,將在科技儲糧環境下休眠3年,再次透過“一卡通”系統進入市場。

但中國儲糧技術走到今天並非一帆風順。2000年以前,中國中央儲備糧由各級地方糧食企業管理,導致出現數量不實、質量不保、調動困難等一系列問題。在中儲糧成立後,國家糧食儲備實行統一管理,垂直管理,儲備糧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有顯著提高。

2016年,中儲棉總公司無償劃轉併入中儲糧總公司。重組後的中儲糧,資產規模將近1.5萬億元,是國內最大的農產品儲備集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