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民生

當前位置 /首頁/今日熱點/百姓民生/列表

變化就在身邊,疏解整治提升

疏解整治提升 變化就在身邊

拆違建、封牆洞、治髒亂,幾十年的環境痼疾得以剷除。如今,非法侵佔的公共空間得以釋放,還建起了便民、惠民設施:衚衕裏添了小微綠地,小區裏有了公益書屋,昔日油煙瀰漫的餐飲街,如今也清新怡人。

城市規劃更合理,土地利用更高效,羣衆的生活也更具品質。這一個個變化,讓每一個老百姓,都成了整治環境的受益者。

昨日,本報記者兵分幾路,回訪曾經的拆違現場,記錄下一處處可喜的改變……

拆掉庫房 衚衕添了小花園

本報記者 王海燕

“呦,這麼快!”昨天,記者重訪阜外大街7號樓西北側衚衕。還沒到衚衕口,遠遠的,一叢叢綠就撞入眼簾。兩個月前,衚衕裏剛剛啓動拆違,沿街到處都是磚石瓦礫,沒想到一轉臉兒,已經建成了小公園。

園子不大,是一處長180米、寬約6米的狹長綠地。正中間一條青石步道,步道兩側,一株株玉蘭、海棠,亭亭玉立。團球狀的小葉黃楊,整整齊齊栽在樹下,形成一道天然的綠籬。

倘若從前沒來過這條衚衕,乍一看,有這麼一片綠地,不覺得有什麼特別。可要是您兩個月前,或者更早些時候,到訪過這塊地兒,多半會感嘆,衚衕裏的環境變化還真不是一星半點兒。

因爲緊挨着天意小商品批發市場,眼前的這條衚衕,過去曾是商戶堆放貨物最集中的地方。沿街搭了一排簡易房,絕大部分都是商戶庫房。每天拉貨、卸貨的三輪車、麪包車,經常把衚衕口堵得嚴嚴實實。

今年2月下旬,展覽路街道用一週的時間,將衚衕裏380平方米的違建全部拆除。緊跟着就是清渣土,整地形,利用春季植樹的大好時光,就地建設微型公園綠地。從拆違到綠地基本建成,僅僅一個多月。

因爲就建在衚衕主路邊兒,大多數過往居民,都會拐到小公園裏,悠悠閒閒地走上一段。就在記者在公園裏跑前跑後拍照的工夫,兩位50多歲的阿姨迎面走來,其中一位給身邊的夥伴兒唸叨這條衚衕整治的事。“過去全是庫房,亂着呢。現在拆了,種上樹,看着多好!”

眼下,這處小公園還沒有完全建成(右上圖)。“等到五六月份的時候,還要在樹下播撒一些花草地被。到時候,有花有草有樹,公園更美。”街道工作人員介紹。

與這條衚衕一街之隔,一棟簡易樓也在不久前拆除,即將進行綠化改造。街道負責人表示,利用拆違、開牆打洞整治出來的空間,今年街道將爲地區居民新增身邊綠地上萬平方米。攝影 王海燕

“女人街”迴歸靜美

本報記者 於麗爽

晚上七八點鐘,曾經紅火的海淀雙榆樹三街,如今卻燈光柔和、人流稀少。自從年初開展拆除違法建設、封堵開牆打洞以來,這裏已經鬧市變靜巷,恢復了居住區的本來面貌。

“像變魔術似的,說封,一下全沒了,就像以前從來沒有過一樣。”去南方住了幾個月,剛回到雙榆樹西里家中的王書寶老人,晚飯後下樓遛彎兒,倍感欣喜。

路北側,6號樓一層,所有臨街開的門,一個都沒有了,全被封上,恢復了窗戶原貌。門上曾經五花八門的廣告牌匾、外接的避風閣、出門加建的臺階,也全部消失。樓體外立面,刷上了和樓上完全一致紅白相間的顏色。窗下,冒出三米來寬的小花園,嬌豔的月季已經開花了。花園和人行道之間,裝上了綠色的柵欄,避免開牆打洞現象死灰復燃的同時,也爲地區增添了一道風景線。

雙榆樹三街,地處北三環四通橋東北側,緊鄰地鐵4號線人民大學站,周圍被人民大學、雙安商場、超市發超市、雙榆樹中心小學、華星電影院等包圍。早在1990年代末,臨街的6號樓一層朝南的窗戶就陸續被開啟,開始以露天餐飲爲主,後來都變成了服裝小店,和路南的餐飲店互帶客流,大學生、白領、小學生……慢慢成了雙榆樹地區最繁華的小巷街市。因服裝店多,這裏又被稱爲“女人街”。

活躍了經濟,卻也給樓上居民帶來無盡煩擾。“別的不說,光這個鬧勁兒就受不了。”王書寶告訴記者,小店經營沒有時間約束,經常到半夜十一二點。不光噪音污染,晚上,各種廣告牌匾能開多亮開多亮,家裏要不拉上遮光窗簾,不點燈也像白天似的。

響應居民呼聲,中關村街道聯合城管部門不斷對這裏進行整治,陸續拆除違法建設。最徹底的一次,還是今年2月底,6號樓一層51戶臨街破牆開門全部被封,33個違規廣告牌匾也全被拆除。整治後,不但6號樓下的綠化帶全部恢復,雙榆樹三街東西兩側、中間部分,還增加了大塊綠地,畫上了文化牆,環境煥然一新。

告別小飯館 書屋翰墨香

本報記者 李瑤

昨天一大早,豐臺太平橋西里社區的程紅軍老爺子,就奔門口的伯鴻書店了。“泡杯茶、讀讀《國學》,提起筆,寫寫楷書,不亦樂乎。”老人說,最近一個月,他天天來。告別昔日的小飯館,迎來今朝的公益書屋。小區門口這寸土寸金的地兒,變成了居民們交口稱讚的“文化地標”。

與如今的古韻書香不同,此前,這裏還是一排低端小門臉。小飯館、手機配件、服裝店開了一排。“髒,污水垃圾亂排亂放;吵,營業到半夜,沒個消停時候。”居民張豔告訴記者,緊挨其後,就是文化底蘊深厚的中華書局總部,兩相對比,相差甚遠。

拆違建、清退小門臉,去年起,已有三十多年曆史的太西里小區原地換新。小區南牆外,30多處違建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綠蔭環繞。門口,盤踞十多年的低端小門臉也終於清退。

打通隔斷、內外裝飾一新,小門臉原地騰籠換鳥變身書屋。今年年初,伯鴻書店就已開張迎客。書店的出現一下子讓社區熱鬧起來。張國剛、康震等學者在這裏籤售,中華書局在這裏舉行公益講堂,社區的“大衆讀書會”也將開到這裏……多彩的活動讓它成爲太西里社區的“文化地標”。

如今,程紅軍、張豔們已然成爲伯鴻書店的常客。書店負責人周清華介紹,除了讓居民們免費看書、休閒,書店還將定期舉辦公益講壇、文化沙龍,讓書香飄滿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