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民生

當前位置 /首頁/今日熱點/百姓民生/列表

大石山村咋脫貧

橋馬村,地處廣西田陽縣五村鎮南部大石山區,自然條件差,耕地少而散,大部分屬石頭堆裏的“插花地”,是石漠化治理重點村。如何脫貧?田陽縣透過“平臺助推+扶貧”“光伏發電+扶貧”“鄉村旅遊+扶貧”等多種模式,形成了多元化、全覆蓋的扶貧產業。到去年底,橋馬村貧困人口從103戶378人減少至11戶26人,貧困發生率由31.21%降至2.16%。

大石山村咋脫貧

貧困戶有股份,能分紅

貧困戶黃忠兵,去年8月貸款5萬元入股村裏的養羊企業,4個月後,他就從企業領到了第一批2500元的入股分紅。

這是田陽縣推行的“平臺助推+扶貧”模式。由國有公司作爲橋馬村扶貧產業建設的平臺,先投資建設基礎設施。同時,利用金融扶貧平臺,實施萬元扶貧產業增收計劃,推廣“企業+基地+貧困戶”生產經營模式,鼓勵貧困戶貸款入股企業。

2016年,橋馬村有76戶貧困戶貸款380萬元,入股到村裏的養殖、種植等龍頭企業,每年穩穩地享受固定分紅。

大琅山牧業有限公司是引進的養殖企業,公司已建成羊舍7棟,飼料加工場1棟,飼養努比亞黑山羊1000多隻。透過“企業+基地+貧困戶”模式,解決了公司的融資問題,又實現貧困戶增收。

走進橋馬村,農戶屋頂上整齊排列的一塊塊光伏電池板,在陽光照射下熠熠生輝。

去年6月,縣裏引進廣西經華能源公司,在村裏實施光伏併網發電項目,採取“政府補貼+企業運作+貧困戶參與”的模式。

“光伏發電可以持續受益25年以上,有了這個扶貧項目,貧困戶有了穩定的增收來源。”橋馬村第一書記曾廣明說。

紅薯網上賣,山溝變景點

“我家種了半畝香芋,平時賣不出去,只能拿來餵豬,現在有‘空店’來收了,每斤2元,這半畝香芋收入1200多元!”隴懷屯村民黃愛金開心地說。

爲解決羣衆農產品銷售問題,田陽縣引進廣西空店資產管理公司,在橋馬村設立農產品收購點,實施電商精準扶貧。此外,縣裏還支援阿里巴巴百色產業帶、淘寶百色館、田陽展廳等建設,把電子商務延伸到橋馬村,透過網貨下鄉和農產品進城,使電商成爲脫貧致富的新引擎。目前,全縣入駐淘寶、天貓、阿里巴巴等網絡平臺的店鋪超過300多家,30多個農產品實現網上銷售。

“鄉村旅遊+扶貧”,橋馬村及周邊村屯休閒旅遊火了起來。遊客們白天沿路遊覽蓮花山古廟、紅楓林景區,在山間小路感受着濃濃的鄉村氛圍;傍晚在農戶家吃農家飯,晚上與村民跳篝火舞,宿農家旅館,體驗農家樂趣。

田陽縣利用橋馬村、新生村被列爲全區旅遊扶貧試點村的契機,引進旅遊公司,開發“碧水山耕養生谷”項目,將閒置的荒山和廢棄的田埂土地利用起來,整合開發成壯家大院、壯家園林、壯家田園等,發展農副產品種植業、農產品深加工業。

“景區在建設過程之中,爲羣衆提供了大約500個就業崗位,幫助貧困羣衆就業增收。”廣西“夢裏壯鄉”景區總經理李元林表示,遊客在遊玩後,還可以訂購採購農民種植的、養殖的農產品,農民收入會更高。去年一年,橋馬村共接待遊客2.25萬人次,旅遊收入1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