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

當前位置 /首頁/今日熱點/熱點/列表

中國走出苦難無戰略輕鬆感,七七事變

社評:77年,國與家的命運責任關係未變

今天是“七七事變”77週年紀念日,兩個“77”的疊加十分醒目。

“七七事變”中國談得多,日本方面卻很少提。日本輿論經常說的是原子彈襲擊紀念日等給日本帶來痛苦的那些日子。其實“七七事變”是日本命運的重要轉折點,從那一刻起,日本走向全面侵華戰爭,其國家貪慾急劇膨脹。它因此受到美國等域外大國的制約,並最終狂妄地突襲珍珠港,向美國宣戰,走向了毀滅。

七七事變 中國走出苦難無戰略輕鬆感

日本圍繞歷史搞出各種詭辯。但誰都看得見的事實是,日本不斷同周邊國家爭論其侵略戰爭的細節,想淡化日本在那場戰爭中的罪責。日本國內對二戰的流行描述是把日本說成一個受害者,淡化它對亞洲人民的加害,從而激發了很多悲情,包括爲日本當年蒙受的損失唏噓,以及爲日本至今還未擺脫戰敗國地位而憤憤不平。

七七事變 中國走出苦難無戰略輕鬆感 第2張

七七事變 中國走出苦難無戰略輕鬆感,請看下一頁

日本過去一直鼓吹自己是亞洲最優等的民族,“大日本”的情懷已經讓這個民族激動了近兩個世紀。日本根深蒂固的擴張情結至今沒有消散,它只是被暫時壓制住了。日本對中國崛起的反應如此激烈,正是其“國家抱負”無法實現這一戰略痛苦和絕望的折射。

由於中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7·7”這個紀念日也將逐漸被全球公衆瞭解。無論中國是否推動這個過程,它都將自然發生。

七七事變 中國走出苦難無戰略輕鬆感 第3張

二戰結束已近70年,圍繞如何認識那場戰爭的爭論仍未了結,這客觀上幫助全世界更多知道了日本二戰中所犯罪行,以及當今日本政府的惡劣態度。安倍政府本想淡化的東西,反而被強化。客觀而言,是安倍讓全世界熟悉了日本過去的惡行和今天百般抵賴的樣子。

七七事變 中國走出苦難無戰略輕鬆感 第4張

七七事變 中國走出苦難無戰略輕鬆感,請看下一頁

然而中國高調紀念“七七事變”77週年,大概不單是爲了彌補日本沉默及篡改帶給歷史真相的損失。中國越發展壯大,我們認識、總結抗日戰爭的能力就越強,我們需要不斷擴大、更新自己的反思,汲取走向未來的更多智慧和力量。

“七七事變”前的中國不僅孱弱,而且國家在政治上毫無凝聚力。“小日本”的軍隊得以在中國境內長驅直入,並能迅速扶持起傀儡政權,當時的中央政府之無能,也是國家經歷那場浩劫的根源之一。

然而即使那麼困難的時候,中國民間的救亡運動也一浪高過一浪,中華民族在精神上沒有放棄。不能不說,“七七事變”前後中共作爲當時國內不算最強大的一支力量,對鼓舞全國人民樹立抗戰決心扮演了相當關鍵的角色。

七七事變 中國走出苦難無戰略輕鬆感 第5張

歷史只有透過對比才更有內涵。77年後的中國完成了決定性轉折,重新回到東亞強國的位置。中國補上了世界現代化浪潮中我們失落的大部分課程,77年前中國人在極度苦難中對國家的種種期望也都大多實現。

然而今天又是中國年輕人困惑相當多的時期之一。這讓我們瞭解到社會發展一個規律性的東西:現代化水平提高了,市井生活繁榮了,並不意味着社會精神問題的同步解決。

七七事變 中國走出苦難無戰略輕鬆感 第6張

今天的中國空前和平,也空前繁榮,但中國民族復興面臨的戰略壓力並不小。國際競爭逼到我們的門前,內部團結則是國家力量的重要源泉。77年了,我們贏得了很多勝利,向前走了很遠,但我們仍一時無法贏得國家的戰略輕鬆感。

我們走出了苦難,但步履匆匆。今後應做的,就是要徹底鞏固讓各種戰亂永不再來的能力。對13億人口的國家來說,這是一份挑戰。我們還沒有隨意揮霍成果的資本,任何人挖國家發展力和凝聚力牆腳都是可恥的。紀念“七七事變”應讓我們更深理解國家與個人之間的命運關係,還有責任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