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資訊

當前位置 /首頁/影視/電視資訊/列表

《白蛇疾聞錄》玩轉民間藝,鬼才馬伯庸深耕情懷

中華文化巍巍千年,民間藝術流傳衆多,對於文化傳承而言,它們是不可或缺的組成,對於我們而言,民間藝術更是一份記憶,一段歷史,一個符號,一次傳承。2017年,文學鬼才馬伯庸攜手好友周行文推出全新力作《白蛇疾聞錄》,經典傳說與怪奇腦洞的完美碰撞,爲衆多讀者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完美構築了一箇中國式超級英雄的故事。2018年開年,《白蛇疾聞錄》作爲望古神話系列超級IP鉅製,用全新的營銷策略顛覆了傳統的營銷,繼概念海報和概念宣傳片之後,緊貼《白蛇疾聞錄》作品內核而創作的四款民間藝術海報也全新發布,將中華文化和傳統民間藝術相結合,是對中華文化的繼承與發揚,也是對民間藝術傳承和致敬。

千年記憶,以紙做序

鬼才馬伯庸深耕情懷 《白蛇疾聞錄》玩轉民間藝

剪採贈相親,銀釵綴鳳真。葉逐金刀出,花隨玉指新。自西漢發明造紙術後,剪紙藝術便應時而生,剪紙、刻紙、窗花,多樣化的藝術形式紛繁呈現,每一種都與華夏文明的記憶有關。從祭祀祭祖、祈福豐年的窗花藝術,到記錄民風民俗的刻紙藝術,再到山水器物,草木蟲魚的剪紙紋樣,無不傳遞着納吉和祝福,也無不記錄着千百年來中華文明的歷程。而流傳千古的民間傳說《白蛇傳》更是被中國人最爲熟知的民間故事,這次由馬伯庸大開腦洞創作的馬伯庸版白蛇傳,更是在大家所熟知的“白蛇傳”故事內核上融入了現代人的思維進行了結構式的創新,講述了不一樣的白蛇傳。

而本次基於《白蛇疾聞錄》的故事情節,特結合中國民間藝術元素,推出了一系列的故事+民間藝術主題海報,用剪紙爲元素,描繪了【西畔初逢憑傘訴情】的浪漫情節,波上同舟子,三生石上人,許仙白娘子初初相遇,傳奇愛情故事就此開始。

滄海桑田,燈影之間

鬼才馬伯庸深耕情懷 《白蛇疾聞錄》玩轉民間藝 第2張

漢妃抱娃窗前耍,巧剪桐葉照窗紗。皮影戲又叫燈影戲,據史書記載始於西漢,興於唐朝,盛於清代,元代時期傳至西亞和歐洲,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最早有史料記載的皮影戲故事出自《漢書》,漢武帝思念李夫人成疾,便命人用綿帛裁成李夫人輪廓,圍方帷,張燈燭以成影,因此可以說,最早的皮影,記錄的是愛情故事。

皮影戲流傳至今,已日臻完善,從鏤刻敷彩,到發汗綴結,每一步都灌注心思。時至今日,皮影戲已發展出衆多流派,歷經幾代變遷,演繹過無數戲文經典。如果說一段歷史需要以藝術的形式被記錄,那麼皮影戲裏,一定蘊藏着華夏變遷滄海桑田。

皮影藝術極具張力,用以詮釋《白蛇疾聞錄》中的衝突情節再合適不過,【雄蛇害人臨安城亂】,燈影之下,一場禍亂人間的災難正在上演。

中華符號,陶瓷製造

鬼才馬伯庸深耕情懷 《白蛇疾聞錄》玩轉民間藝 第3張

素瓷雪色縹沫香,何似諸仙瓊蕊漿。如果要在衆多民間藝術中選出最具代表性的一個,想來必是陶瓷,因爲陶瓷的英文是:china,在西方人眼中,陶瓷便是中國的符號。早在歐洲人掌握瓷器製造技術一千多年前,漢族就已經制造出很精美的陶瓷。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應用陶器的國家之一,而中國瓷器因其極高的實用性和藝術性而備受世人的推崇。陶瓷紋飾多表達着人們的美好願景,無論是海水紋,梧桐圖,還是嬰戲紋,都傳遞着“和合如意”“金玉滿堂”等美好心願。

同樣的,《白蛇疾聞錄》的情懷海報也利用陶瓷傳遞着【夫妻同心共抗外敵】的美好情節,許仙化身救世主,和白娘子一起拯救臨安,改變世界。

花旦青衣薪火傳承

鬼才馬伯庸深耕情懷 《白蛇疾聞錄》玩轉民間藝 第4張

長歌當哭,長袖善舞,無花木卻見春色,無波濤可觀江河。戲曲文化縱橫千年,源遠流長,囊括詩詞歌賦、音聲百戲。近現代以來,我國涌現出無數優秀劇目,例如經典的《白蛇傳》就被演繹成多種戲曲形式。舞臺之上,不見千里江山,卻見千年華夏;唱唸之間,不聞烽火諸侯,卻聞滄海桑田。

杭州美景,蓋世無雙,一曲西湖,一段情緣,民間藝術海報的最後,用戲曲爲元素,描繪了【漫卻金山白首西畔】的場景,歷劫之後,白蛇許仙白首同心,臨安少了一對救世主,西湖岸卻多了一段千年情。

正如沈從文先生要做傳統民俗的“拾荒者”,馬伯庸也打算借他的新書《白蛇疾聞錄》,做民間藝術的傳承者。《白蛇疾聞錄》的宣傳海報主打情懷,將白蛇與許仙的故事,巧妙與剪紙、戲曲、皮影、陶瓷等傳統民俗相結合,藝術與故事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四種民間藝術,譜白蛇許仙曠世愛情。

據悉,截止目前《白蛇疾聞錄》在微博關注度已接近400萬人,屢次登上熱門話題榜,與該書相關的Q版卡通人物形象已經推出,更有創意H5即將刷屏微博和朋友圈。新年伊始,殿堂級大神作家馬伯庸和周行文也將攜這部腦洞大開的《白蛇疾聞錄》與讀者見面,相信這部作品會成爲2018年的爆款IP,讓我們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