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電影

當前位置 /首頁/影視/歐美電影/列表

新時代諜戰僅剩情懷和橋段,《倖存者》電影影評

在這個快餐電影時代,超級英雄、科幻電影滿天飛,諸如《倖存者》這樣俺比較心水的諜戰驚悚電影是比較少見的,所以電影能顯示出這類作品其劇情節奏方面的優勢,也會暴露出癮題材稀缺而帶來的偏見性。所以感覺電影並不適合新時代觀衆,但對於舊時動作片影迷值得推薦。

如《倖存者》這類電影在上世紀90年代很流行,尤其是那些以冷戰爲主題的電影,以湯姆·克蘭西的《燃眉追擊》、《獵殺紅色十月》、《驚天核網》等作品爲首的動作驚悚電影是非常受歡迎的。如今隨着冷戰的結束,湯姆·克蘭西的離世,動作電影的式微,這類電影不再流行,2013年的《一觸即發》也是差強人意,讓同類作品幾乎退出了歷史舞臺。《倖存者》算是一部情懷之作,該片在故事並不新鮮的情況下,從節奏到情節設定都與經典時代的動作電影很像。同時也有致敬湯姆·克蘭西的地方,很對我口味。

《倖存者》電影影評 新時代諜戰僅剩情懷和橋段

爲什麼說電影很像湯姆·克蘭西的作品?除去諜戰的模式之外,還有一個關鍵設定——主角都是文職。湯姆·克蘭西的電影主角向來不是007、伊森·亨特這樣文武雙全的間諜,都是CIA的文職人員,因某種事件被迫披掛上陣,電影多數是在顯示主戰場之外的暗線戰鬥,如《燃眉追擊》中美國小分隊在執行任務之時,電影主要展示的是CIA與敵人在看不見硝煙戰場上的戰鬥。《倖存者》也是一樣,本片的主角是一位就職於倫敦美國大使館的簽證官,因察覺了一場即將引爆的恐怖事件而讓自己身陷險境。作爲一個喜歡動作電影的影迷來說,這部《倖存者》中能看到很多動作驚悚片的影子,如類似《亡命天涯》的逃亡主線,類似《末日戒備》的炸彈危機,再加上諜戰驚悚片外衣,可稱《倖存者》基本融合了傳統動作電影的幾大特點,說句好聽的叫做集大成,不好聽的則是拾人牙慧,比較都是上個世紀的玩意兒。

開場節奏緩慢,人物關係複雜,很容易陷入謎團,要是抱着看火爆大片的心態,那定會失望。從開場米拉·喬沃維奇對簽證提出質疑到遭遇炸彈危機被誣陷,這一部分不算長,觀衆完全能夠理解,但就因爲整部電影格局很大,但開場格局很小,需要一定的代入感。這一部分有點像《獵殺紅色十月》,人物衆多,關係複雜,觀衆需要順清線索,要動腦子才讓進入劇情,簡單的說,就是帶入緩慢,好在電影在這個速食、快餐的年代,《倖存者》簡化了故事結構,讓電影以單線敘事切入主題,淺顯易懂,別看開場人物衆多,但發展到一般的時候,隨着故事的推進,觀衆完全能夠捋順故事脈絡。而且這類電影的特質在於,電影節奏往後越來越快,開始的人物關係和劇情逐漸展開,格局越來越大,陰謀論的關鍵一環,觀衆會感受到與以往感官類動作片不一樣的精彩諜戰片帶來的緊張氣氛。

電影中部到後半部分是典型的諜戰片節奏,緊迫的危機感和強大的數據依託,情節緊張,從米拉·喬沃維奇逃亡之路開始到電影結尾時代廣場大戰中間幾乎沒有喘息。用一個不復雜甚至可以說比較簡單的故事來創造出以往湯姆·克蘭西式的政治驚悚、涉水極深、格局大的危機感,這就需要考驗導演的功力。

《倖存者》電影影評 新時代諜戰僅剩情懷和橋段 第2張

來自《V字仇殺隊》的導演詹姆斯·麥克特格是澳大利亞人,不過在英國學的電影,身上有着英式導演的氣質,也是英國導演一貫的“臭毛病”:拿手的是情節和調度,對劇情張力的營造很有一手,不擅長的是人物刻畫的獨立性。他能把這個簡單的故事依靠情節發展和故事張力,開篇直入主題,讓這部電影變得節奏很快,劇情緊張,懸念設定與動作場面都不偏不倚,讓觀衆能在開場不久後進入主題,代入感很強,觀感很棒。然而本片的人物塑造也是比較單薄的,這些不是英國導演的長項,他們全都爲劇情服務,就留下了比較平淡的人物,除了主角米拉·喬沃維奇和老007飾演的殺手之外,對其他角色的塑造是比較乏力的。沒辦法,速食時代的電影就是這樣。(摘自:豆瓣網 ID:夢見烏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