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民生

當前位置 /首頁/今日熱點/百姓民生/列表

風險向金融領域滲透,交易平臺亂象叢生

近年來,我國比特幣交易活躍,價格漲多落少,並從年初的一枚1000美元左右一路飆升至4000美元。隨着比特幣正在成爲部分投資者的套利工具,風險逐漸蔓延至金融領域。

交易平臺亂象叢生 風險向金融領域滲透

7%的持有量

卻佔全球交易量的8成

8月以來,國內比特幣價格持續攀升。根據國內幾家比特幣交易平臺的數據顯示,8月初,一枚比特幣的價格在18000元人民幣附近,半個月後,比特幣價格已升至28000元附近,甚至一度超過29000元,漲幅超過50%。

隨着比特幣價格的不斷攀升,國內比特幣的投資者也越來越多。根據國內比特幣交易平臺數據統計,目前國內交易平臺客戶資金餘額已高達數十億元人民幣,資產規模大於零的投資者超百萬人

“在中國,比特幣的持有量僅佔全球總量的7%,但成交量卻是國外的數倍,交易量佔全球的八成以上,如此高的換手率凸顯出部分人的投機心理。”中國社科院支付清算中心特約研究員趙鷂表示,比特幣市場容量較小,沒有漲跌幅限制,兌換價格容易被投機分子控制,價格暴漲暴跌引發的投機風險不容忽視。

目前,比特幣的快速發展已引起國際上的高度關注,各國陸續出臺監管措施。2013年中國人民銀行等五部委發佈《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將比特幣定義爲一種特定的虛擬商品,並要求各金融機構和支付機構不得接受比特幣或以比特幣作爲支付結算工具,不得開展比特幣與人民幣及外幣的兌換服務等。

交易平臺亂象叢生

風險逐漸向金融領域滲透

比特幣因其可匿名、不受國界限制、不易追蹤等特性,往往被不法分子利用,成爲洗錢、傳銷、走私等違法犯罪活動的工具。隨着近幾年比特幣交易平臺發展風生水起,比特幣的風險產生了新變化,正逐步向金融領域傳遞。

人民銀行透露,今年年初,人民銀行多次對比特幣交易平臺開展現場檢查發現,北京的部分平臺未經批准擅自開展融資業務、未充分履行反洗錢義務,火幣網曾因涉嫌市場操縱而被投資者起訴至法院;BTC100存在虛增其平臺比特幣交易規模的情況。

此外,目前國內比特幣平臺高達數十億元的客戶資金缺乏第三方存管,客戶資金面臨“跑路”風險。

監管面臨挑戰

違規平臺應受重罰或關停

在比特幣風險不斷積聚的背景下,監管部門採取一系列措施對比特幣及其交易平臺進行清理整頓,取得了一定成效。相比2016年末,北京地區主要交易平臺成交量和成交金額大幅下降99%以上,全球以人民幣計價的比特幣交易佔比由95%大幅下降至目前的15%左右,比特幣價格變化也由中國市場主導轉爲國際市場主導。

“按理說,比特幣不能兌換成人民幣,也不能用於支付結算,交易量應該逐漸萎縮。但事實上,這幾年國內比特幣價格在大幅波動中不斷攀升,交易平臺客戶資金存量規模也越來越大,這些交易資金哪裏來?”趙鷂認爲,部分金融機構和支付機構沒有嚴格執行五部委的要求,違規爲比特幣交易提供了便利。

專家建議,相關部門應建立比特幣交易平臺投資者的實名審查制度,實現交易和兌換過程透明化;加大對比特幣交易平臺違規行爲的懲治力度,對部分嚴重違規的比特幣交易平臺進行關停取締。

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