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民生

當前位置 /首頁/今日熱點/百姓民生/列表

關乎學生"真不真",課文"假不假"

語文課文《愛迪生救媽媽》是“假”的?《地震中的父與子》與歷史記載不符?日前,關於語文課文“假不假”的問題再次引起熱議,事實上,一直以來,中小學語文教材的每一點“動作”,都會引發人們關注。

課文"假不假",關乎學生"真不真"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長期以來,我國中小學語文教育取得了相當的成就,培養出一代代棟樑之材。不管是教材更新,還是試卷改革;不管是理念升級,還是教學方式創新,都體現了深厚基礎和長足進步,值得充分肯定。但是,關於個別語文課文的爭議一直沒停止過。此次,面對課文“假不假”的問題,我們應該怎樣看待?

爭議來源:

語文課文允許“虛構”嗎?

“看到第30課的《愛迪生救媽媽》,我驚呆了,這可能是篇‘假課文’啊!”浙江省杭州市外語實驗小學校長張敏在二年級班上聽課時,無意中在語文書裏發現。原來,課文講的是7歲的愛迪生,爲實施闌尾炎手術的媽媽“鏡子聚光”,可直到1886年,才由一位美國醫生第一次提出“闌尾炎”術語,那時,愛迪生已經39歲了。

近日,幾個網帖給語文課文挑出不少“刺”:比如《地震中的父與子》,根據記載,當年的洛杉磯地震發生於凌晨4時31分,教室裏不可能有正在上課的學生;比如《華盛頓與櫻桃樹》,考古學家發現,華盛頓童年所住的弗吉尼亞州拉帕漢諾克河邊,沒種過櫻桃樹;比如插圖中宋朝八品知縣身着紫色衣服,按宋代服飾制度,只有三品以上才能服紫色……

那麼問題來了,語文教材需要這樣“吹毛求疵”嗎?“教材不是美文的彙編。”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溫儒敏教授一針見血,“教材選用課文,特別是小學語文課文,很多都是經過修改的,對選文做少量必要的改動,並非顯示編者‘高明’,主要是爲了適應教學需要。”

記者調查發現,選編進入語文教材的文章,改動很常見:有的是便於學生學習,將生字、生詞融匯其中;有的是受篇幅所限,對原文進行縮寫;有的是兒童接受需要,如刪節文言文《口技》中不適宜內容等。

如果一篇課文各方面俱佳,無論是文學性、思想性還是出於教學的工具性,那麼,就因爲其有“不實內容”,一定要受到全盤否定嗎?

不然。“小故事屬於文學作品,即使有一定的想象和虛構,也是可以容許的。”溫儒敏介紹,即使是爭議很大的《愛迪生救媽媽》,也並非“杜撰”,“1940年美國拍攝的電影裏,就有一段愛迪生救媽媽的情節,小學語文的這篇課文就是根據這些材料編寫的。”

但是,另一面的聲音也不小。有人指出,如果是寓言童話,虛構誇張無可厚非,如果有着真人真名、時間地點,再去虛構,難道不誤導學生嗎?如果孩子發現一件事的基本情節不靠譜,那麼附着在此事上的道德觀念,會不會也被懷疑呢?

令人欣慰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日前發表聲明,表示“明年後,人教版所有舊版教材將全部更換爲新版教材,新版教材沒有選用《愛迪生救媽媽》等有爭議的文章”。“在編寫新教材過程中,編寫組對選文廣泛聽取意見,分專題審查,涉及科技內容的選文,一律送有關領域科學家進行審查把關。”人民教育出版社有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不可小覷:

警惕“作假”的“衍生品”

有這樣一個“經典”作文題:“有一種鳥,能夠飛越太平洋,而它需要的只是一小截樹枝。它把樹枝銜在嘴裏,累了就把那截樹枝扔到水面上,然後飛落到樹枝上休息一會兒……根據上述材料作文,不少於800字。”

故事十分動人,但讓人大跌眼鏡的是,有“好事者”用浮力知識,計算得出這樣的結論:按照鳥1公斤重來算,那麼,木頭體積是2立方分米。也就是說,一隻小雛雞這麼大的鳥,要銜着一根足有兩塊磚大小的木塊,才能“飛越太平洋”。“就算小鳥銜得住,飛行時風對木塊的阻力,也讓這成爲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一個意在引發哲思的故事,需不需要建立在真實的基礎上?很長時間以來,因爲個別人缺乏常識或“想當然”,語文的課外閱讀、練習題、試卷等地方,“大而化之”的地方不少。如果說不對語文課文“吹毛求疵”尚可理解,那麼其“作假”的“衍生品”,比如一些教學方法乃至觀念的偏頗,就不能不引起重視了。

去年,上海曾舉辦以“我家的傳家寶”爲題的小學生徵文比賽,令主辦方意外的是,在滬上600多所小學、逾兩萬名學生的參賽作品中,“外婆留了一件補了又補的舊衣服”成爲相當一部分學生筆下的“傳家寶”。“如今到哪裏找那麼多的補丁衣衫啊!”閱卷老師大跌眼鏡。

學生作文“雷同”乃至“作假”,早已不是新鮮事。有媒體曾對2000多人做過調查,結果顯示,90.6%的受訪者覺得現在學生寫作文“撒謊”多,其中,31.8%的受訪者覺得“非常多”。問題究竟出在哪兒?一方面,作文教學中,老師一再強調“真情實感”;另一方面,作爲生活相對單純的學生,如果不對日常所見“拔高升華”乃至“編造誇大”,恐怕得不了高分。

有需求就有市場,現在,“作文素材”居然也成了賣點。記者隨意登入一個作文網站,小學、初中、高中作文材料一應俱全,點擊進入“當我遇到挫折”,立即顯示出若干“段子”:遇到數學題不會做,經過刻苦學習,終於攻克難題;參加電子琴比賽,彈到一半忘了琴譜,腦海中響起老師的話,順利過關……

“段子”起承轉合,扣人心絃,直接“引用”,效果頗佳。可令人擔憂的是,拿到老師佈置的題目,習慣於背模板、記範文、搜“段子”,學生作文還有多少真情實感呢?要是“追求真實”勝過“作文效果”,是不是會更好?

現實讓人感到遺憾。“我開始不同意讓兒子按套路,但過了一段時間就屈服了。”北京市朝陽區某小學五年級家長陳女士告訴記者,她曾讓孩子自由發揮了幾次,結果考試分數很難看,“後來我們套用範文模板,分數就上去了”。

拒絕“套路”:

獨立思考是教育根本

一道語文連線題:“細細的小草”“青青的柳枝”,錯誤;“青青的小草”“細細的柳枝”,正確。4月7日,拿着孩子的語文試卷,看着被斷然扣掉的兩分,在媒體工作的楊女士十分無奈。“怎麼跟孩子說呢?其實我覺得孩子的答案不但正確,而且很美。”

她把自己的困惑發到一個媒體人微信羣裏,引發了大家共鳴。有的支招,教育孩子“家裏、學校‘兩張皮’,知道什麼是對的,但按老師標準答案來”;有的抱怨,“我有一篇小文,被收進上海試卷,結果閱讀理解我都做不對”……

在一些家長不滿的同時,老師也有“吐槽”。一位小學語文教師向記者“訴苦”,她只要讓學生以“我的爸爸”爲題寫作文,就會發現班裏的學生幾乎全都病了或是摔了跤,然後爸爸揹着他們上醫院。

“我們的語文教育在夯實基礎方面成績突出,但在塑造人格、培養志趣方面明顯不夠,很多孩子不具備獨立觀察、獨立思考、獨立表達的能力和習慣。”一位專家舉例說,學生作文之所以出現模式化問題,和語文教學的這一特點有直接關係。

一篇課文偶有“不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在不知不覺中,讓學生遁入“套路”,喪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乃至習慣於“作假”。獨立思考的能力是怎麼喪失的?從“細細的小草”“青青的柳枝”中,恐怕可見一斑。如果孩子們的獨立思考在“標準答案”面前屢受挫折,長此以往,誰還敢“獨立思考”呢?

課文“假不假”的問題,還要結合時代性來看。現在的中小學生是“互聯網原住民”,發現事實真相不費吹灰之力,面對這些學生,語文教學豈能不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

一方面,要引導學生正確看待課文改編,鼓勵學生尋找正確答案,進而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比如插圖裏,宋朝官員着紫衣,爲什麼是紫色?讓學生課外拓展,使語文書裏處處皆學問,不比“一認真就尷尬”好嗎?

另一方面,對這些學生進行價值觀教育,絕不可“自說自話”,而要格外重視學生的接受習慣。假如我們爲孩子們虛構出一件完美的“真人真事”,併力圖使其信以爲真,萬一被識破,教育引導效果恐怕只能適得其反。

有專家還強調,在語文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別讓“標準答案”成了孩子創新、思辨能力的“磨刀石”,這不僅是提升語文能力的需要,更是教育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