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民生

當前位置 /首頁/今日熱點/百姓民生/列表

培厚精神文化土壤,慎終追遠,

李泓冰

慎終追遠, 培厚精神文化土壤

這個清明,去了江南的一處墓園,揮別至親。

春和景明,油菜花在田野間歡然舞蹈,垂柳羞怯地拂過初暖的河水,一簇簇鬱金香被陽光打得金燦燦的,更有孩子們蕩着鞦韆、划着小船的笑聲泠泠飄向耳邊……沒有一絲陰鬱氣息,幕天席地撲面而來的,都是活潑潑的生命氣象。如同一位作家優美的描述,“死亡與生命美麗地融合和交流,就像森林與草原、平地與高山、溪流與星星……”

頓時徹悟先人設立清明節的深意:在生命最蓬勃的時節,慎終追遠、祭奠先人,會更透徹地體會秋落春生、生生不息。清明節,又稱踏青節,人們掙脫了冬天厚重的束縛,舉家郊遊。雜花生樹、煙柳纏綿,給祖先敬上一炷香,在陽光下插柳、拔河、盪鞦韆、踢足球,所謂天人合一,此之謂也!未知生焉知死,所以視死如生,生死相依——這是多麼智慧的中國哲學,多麼豐盈的中國氣派!

爲什麼先哲認定,“國之大事,在祀與戎”?至親的離去,痛徹肺腑,必是最能觸動生者心絃的重大事件。在對親人的懷念中,人們會重新審視自己的生命軌跡。天人永隔,給了生者承擔家族責任與社會責任的道德勇氣;有助於認真省思人生的意義,掙脫名繮利鎖,不爲無益之事。更何況,每一次清明的追祭,也是一次家族的團聚。衆目睽睽,親情交融,你曾經對逝者的承諾,會被一次次點醒;你的光榮與夢想,會被一次次夯實——人生向上的動力,家國天下的邏輯,社會秩序的安排,便這樣薪火相傳於清明之季、生死之交。

正因此,清明之際瀏覽這樣的新聞報道,便令人頗感欣慰:河南洛陽檔案局面向全市徵集家譜,捐贈者將獲收藏證書,方便後人認祖歸宗,發揚其人文價值;浙江瑞安啓動家風家訓口述歷史項目,爲個人與家庭立言立德,更將對“家”的認識上升至“家庭、家族、家鄉、家國”層面;陝西最大的山東移民村譚家村舉辦清明節暨關中山東移民家譜文化展活動,碰雞蛋、吃大餅、盪鞦韆、展家譜,主題便是“記憶·傳承”,爲的是不忘根本……不忘根本,纔能有所敬畏。古人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天下安靖,必先修身齊家。現實中,民間口述史風習漸盛,不少老人也在靜心撰寫或口述家史,其意義之大未可限量。家國家國,有了家的向心力,就能不斷激發國的凝聚力。

城鎮化大潮呼嘯而至,某種程度上也意味着中國傳統的人文地理、道德教化面臨挑戰。今日之中國,長期形成的城鄉二元體制、數千年形成的地域家族約規均在被解構,而城鎮化帶來的系列難題,在中國呈現得更爲突出和棘手。事實上,人們更常關注土地拋荒、農民高齡化、誰來種糧等農村經濟困境,卻容易忽略因城鎮化帶來的相關社會管理難題與深層人文困境。村莊空心、老人空巢、兒童留守,使一些地方成了文化教育、行政管理和社會治安的薄弱點。大量涌入城市的農民工,不僅飄離了親情的溫暖,也遠離了家族的規制。處身這樣的時代,或許更需借重先人“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的智慧,努力培厚家庭倫理、精神文化的土壤,進而促進社會風氣的向好向善。

家有譜,州有志,國有史。祭祖尋根,如飲水思源,更能清心明志、昭穆秩序,於社會發展進步大有裨益。(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