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民生

當前位置 /首頁/今日熱點/百姓民生/列表

遠安鄉村美如畫,共治垃圾

湖北日報訊 記者 彭一葦 通訊員 肖煉

共治垃圾,遠安鄉村美如畫

新鮮的空氣,潔淨的環境,滿眼的綠色……

走進遠安鄉村,彷彿置身山水畫,心曠神怡。

在省住建廳組織的多次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評比中,遠安縣屢屢名列前茅。

這裏鄉村爲啥能美如畫?垃圾去哪了?

一張小紙條,帶出乾淨村莊

遠安縣洋坪鎮鳳凰村,一年要產生約280噸生活垃圾。

月初,記者在村裏轉了一圈,愣是沒在地上發現白色垃圾。村民房前、路邊的空地上,種着不少色彩豔麗的花,別有一番風味。“幾年前,村裏也是垃圾遍地。”村支書譚昌全說,改變村容村貌,靠的是全村人的力量。

1700多名村民,怎麼發動他們?

在村裏,記者看到不少農戶門前貼了一張小紙條,上面寫着“清潔”兩字,落款是鳳凰村村民委員會和道德理事會。“小紙條可管用哩。”68歲的村民黃傳憲說,誰家衛生搞得好,就貼上“很清潔”“清潔”,誰家不乾淨,就貼上“不清潔”。誰不怕丟人?村裏人紛紛打掃庭院,雜物堆放整齊,誰也不想被貼個“不清潔”。

“想得到‘很清潔’不容易,必須連續幾年保持最佳狀態才行。”譚昌全告訴記者,全村641戶,只有幾戶得到“很清潔”紙條。

在小紙條的約束下,鳳凰村漸漸乾淨起來,還成爲全縣首個實現垃圾分類的村。“剩菜剩飯丟一起,玻璃塑料丟一起,電池、農藥袋子另外丟。”黃傳憲說起垃圾分類已非常熟練。

村民發動了,硬件設施也要跟上。這幾年,村裏設定了200多個垃圾箱。村委會給每家發了一個鐵架,利用農村隨處可見的廢編織袋,做成了簡易的分類垃圾桶。

村委會引導、羣衆互相監督、逢年過節宣傳、年底評選最乾淨農戶……幾招下來,鳳凰村面貌大變,連續兩年被評爲全縣最乾淨村莊。

一次次曝光,倒逼長效機制

“每月、每半年、年底,縣裏都要考評,平時不定期抽查。”洋坪鎮副鎮長趙愛兵說,督促嚴,一刻都不能鬆勁。

對農村垃圾治理的情況,遠安縣愛衛辦每月檢查30%以上的村。環境衛生整改不落實或連續2個月排名最後的,由分管縣領導約談。連續3個月排名最後的,由鄉(鎮)長向縣主要領導說明情況。垃圾沒管好,還要被報紙、電視、微信曝光,沒人敢掉以輕心。

到年中,各鄉鎮、相關單位還要組成工作專班,開展交叉檢查、互評打分,進行半年小結。同一環境衛生問題被曝光兩次以上的,取消單位和單位主要負責人評先資格。

有罰也有獎。全縣安排了3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環境衛生獎勵,根據考覈結果按6萬元、4萬元、3萬元三個檔次對鄉鎮進行重獎。在全縣範圍內評選10個“最乾淨村”,每村獎勵1萬元。

“在農村環境治理上,縣裏捨得花錢。”遠安縣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說。去年,縣財政投入約350萬元用於環境衛生治理,各鄉鎮投入均不低於60萬元。各村採取“一事一議”方式,按每人每月1元的標準由村民繳納環境衛生費(五保戶、貧困戶除外)。

此外,遠安縣結合“三萬”、“第一書記”幫扶等活動,透過政府投資、部門幫扶、項目捆綁、社會捐贈等渠道籌集資金1200多萬元,既保障了資金,又不新增村級債務,形成了農村垃圾治理長效機制。

一個智慧平臺,實現環衛全覆蓋

清晨,鳳凰村保潔隊隊長奐昌柏開着垃圾車出門,沿路檢視村裏的垃圾箱。

垃圾車上裝着攝像頭和北斗導航等設備,每到一個垃圾箱,就會自動掃描垃圾箱上的芯片

與此同時,幾公里之外的縣城管局,奐昌柏的行動軌跡都顯示在農村生活垃圾智慧平臺的大屏幕上。全縣六鎮一鄉109個村的農村垃圾治理狀況,在平臺上一覽無餘。“鄉鎮的垃圾中轉站、垃圾車、填埋場,均接入農村生活垃圾智慧平臺。”該局負責人介紹,去年6月平臺上線,遠安在全省率先實現農村智慧環衛全覆蓋。“有了這套設備,保潔員沒法弄虛作假,老實人的努力也不會被埋沒。”奐昌柏說。

3年前,奐昌柏當上村保潔隊長,一直勤勤懇懇,深受村民好評。前幾天,宜昌市住建系統先進人物公示,他名列最美鄉村保潔員之一。“農村垃圾治理,用了不少土辦法,但設施配套必須是高標準。”縣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說。

如今,全縣共新建、改造村組垃圾集並房(池)10354個,配備垃圾桶22368個,垃圾收集設施覆蓋到所有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