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民生

當前位置 /首頁/今日熱點/百姓民生/列表

擇天下英才而用之,"最強"人才新政

"最強"人才新政 擇天下英才而用之

製圖/楊仕成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張想玲

先落戶後就業!過去一週,成都發布人才政策,迅速刷爆了整個朋友圈。“新成都人”蜂擁而至,這個以包容開放著稱的城市,成爲更多年輕人安放夢想的最佳去處。

7月19日,成都市發佈《人才優先發展戰略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從吸引人才、尊重人才、善用人才、保障人才等多方面,展現了成都“擇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氣魄。從制度設計看,爲充分體現成都“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的新人才觀,行動計劃提出了優化人才落戶制度、實施人才安居工程、建立蓉城人才綠卡制度、開展全民技術技能免費培訓等12條具體措施,針對高層次人才、急需緊缺人才、青年人才、高技能人才等不同人才羣體構建體系、分類施策。《行動計劃》在“鼓勵青年人才來蓉落戶”的舉措中,除了敞開了“學歷落戶”的大門,更明確了落戶政策放寬的另一個羣體,技能人才。根據《行動計劃》,在本市同一用人單位工作2年及以上的技能人才,可憑單位推薦、部門認定辦理落戶手續。7月20日,也就是《行動計劃》發佈的次日,人才落戶的認證申請、落戶申請,同步正式開始受理。

解讀

針對不同人才羣體 構建體系分類施策

成都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人才辦主任彭崇實表示,《行動計劃》的“新”主要體現在戰略地位、目標定位和制度設計等3個方面。

從戰略地位看,一是鮮明提出“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的重大命題,並賦予其戰略主體地位;二是將人才從支撐要素提升爲發展要素,體現出戰略部署到哪裏,人才工作就推進到哪裏;三是將人才改革嵌入要素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動人才引領創新發展。

從目標定位看,一是緊扣成都“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發展目標和產業發展方向,不斷聚集各類優秀人才;二是緊貼市場主體需求,圍繞產業和企業等用人主體的人才需求,透過創新舉措解決其引才難、育才難、留才難等問題;三是緊扣問題導向,着力解決長期制約人才發展的難點痛點堵點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具體舉措,精準施策。

從制度設計看,爲充分體現成都“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的新人才觀,《行動計劃》提出了優化人才落戶制度、實施人才安居工程、建立蓉城人才綠卡制度、開展全民技術技能免費培訓等12條具體措施,針對高層次人才、急需緊缺人才、青年人才、高技能人才等不同人才羣體構建體系、分類施策。

推行先落戶後就業 鼓勵青年人才來蓉

彭崇實介紹,《行動計劃》以更開放、更包容、更便利的理念,優化人才落戶制度,推行“先落戶後就業”的落戶政策,放寬落戶限制,提高落戶便利性,努力打造最具包容性和最具人性化的人才落戶制度,鼓勵青年人才來蓉創業就業,在蓉落戶紮根。

《行動計劃》還把解決“蓉漂”安居問題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爲人才安居提供了人才公寓、產業新城配套租賃住房和用人單位自建倒班房等多種方式和途徑的解決方案。

對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成都還提供5年租賃服務和期滿優惠購買的方式予以保障;對急需緊缺的技能人才、管理人才等,按產城一體、職住平衡原則配套租賃住房,以租賃的方式向人纔開放;對企業技術工人、產業工人等基礎性人才,則鼓勵企業按城市規劃與土地出讓管理有關規定自建住房(即企業倒班房),解決基礎性人才大批量引進後的住房保障問題,確保讓廣大“蓉漂”住得上房、安得了家,切實爲人才來蓉發展提供好“後勤保障”。

《行動計劃》提出,將發放“蓉城人才綠卡”。“蓉城人才綠卡”着力打破學歷、職稱等限制,根據積分對持卡人分層分類提供住房、落戶、配偶就業、子女入園入學、醫療、社保、出入境和停居留便利、創業扶持等服務保障。相較國內其他城市的人才綠卡具有申領方式活、服務項目多、內容更豐富、差異化精準化提供增值服務等創新特徵。

落地

人才落戶新政首日

356人落戶成爲“新成都人”

成都提出,45歲及以下、本科學歷及以上的青年人才,憑畢業證來蓉即可申請辦理落戶手續。

7月20日是成都市人才落戶新政實施首日,上午9點過現場就已經排起長龍。手續齊全後,僅僅花了5分鐘時間,內江籍四川大學女博士曾櫨賢成功落戶四川大學集體戶,成爲享受成都落戶新政第一人。

“2008年我就來到成都,我很喜歡這個城市。成都的好吃的、好玩的也特別多,希望以後也留在這裏。”曾櫨賢透露,得知了人才新政後,上午9點過趕到成都市公安局辦證中心。“我覺得非常開心,本來以爲程序很繁瑣,沒想到這麼快就搞定了。如果手續齊全的話,可能十來分鐘就辦好了。”曾櫨賢因爲欠缺無房證明,又跑到房管部門補辦,再趕回成都市公安局辦證中心。

和曾櫨賢一起來的還有四川大學生物質與皮革工程系博士許維星。因爲家在江蘇,許維星成功在成都市公安局辦證中心取得準遷證,接下來要回到戶口原籍下戶口,再到成都入戶。

“從今天來申請、諮詢的情況看,大家都比較容易忽視的是本市無房證明。”成都市公安局戶證管理局戶籍和證件管理處處長高穎莉表示,無房證明指的是《個人或家庭房屋資訊記錄》,這一資訊如果是上單位集體戶或人才中心集體戶才需要,可以在房管部門進行打印。數據顯示,人才落戶新政首日,成都市人才落戶總人數爲356人,其中博士3人,碩士42人,本科311人。先落戶後就業,成都人才新政,對於新成都人的吸引力可見一斑。

人才住房

人才公寓選址 可在地鐵沿線佈局

據瞭解,相關部門正進一步研究制定建設方案,確定人才公寓、產業園區配套住房年度需求計劃,並明確人才分區域住房規模、套數、套型面積等指標。

實施主體將根據項目點位、規劃條件和租售辦法等,制定宗地建設方案,明確宗地建設用途、各類房屋建設規模、供應對象、建設標準等內容,明確人才公寓的銷售價格、產權持有類型等內容。

人才公寓的品質也非常高,既要“交通便捷”,還要“配套設施完善”。在選址佈局時要求進一步優化,精心組織建設,按照產城一體理念和城市綜合社區建設要求實施建設,“如在地鐵沿線進行佈局。”

針對各項功能配套和公共服務設施,如中小學、幼兒園、農貿市場等,可按現有公建配套原則統籌協調、提前安排、同步建設,也可按照土地開發情況安排隨帶配套項目一併與項目開發和建設,建成後按相關規定無償移交。小區基礎設施配套上則要求各土地整理實施主體將小區水、電、氣、通訊、綠化等基礎設施與主體建築配套建設到位。

加大保障力度 鼓勵用人單位自建人才公寓

隨着大批人才的涌入,如何實現安居樂業?爲了增強對人才的吸引力,《行動計劃》加大了人才住房保障力度,爲人才安居提供了“人才公寓、產業新城配套租賃住房和用人單位自建倒班房”等多種方式和途徑的解決方案。

成都市房管局副局長李涌介紹,成都市目前已擬定《關於建設人才公寓和產業新城配套租賃住房的配套實施方案》,明確了未來五年的建設計劃以及每一年的建設任務。

他介紹,爲實現人才的安居,加快保障人才的住房需求,將提供四種形式解決人才住房問題:首先是大規模建設人才公寓和產業新城配套租賃住房,其次是在開發的商品房裏面按一定比例配建,三是整合現有的存量房產,四是鼓勵用人單位尤其是企業自建人才公寓和倒班房。

據瞭解,目前人才公寓已初步確定20多個點位,正在做規劃設計,中心城區已計劃今年8月開工一批新項目,“位置都很好,將由政府平臺公司實施,確保工程質量。”

實施中堅持“政府主導,市場方式運作”,新增用地建設人才公寓、產業園區配套住房主要由政府組建全資開發公司組織建設,“主要是爲了發揮國有企業的引領和帶頭作用。”

供地保障

三種供地方式 保障人才公寓

爲了加大人才住房保障力度,將提供人才公寓、產業新城配套租賃住房和用人單位自建倒班房等多種方式和途徑的解決方案。而對它們的建設,成都市從供地上將如何保障?在日前舉行的“關於創新要素供給培育產業生態提升國家中心城市產業能級土地政策的實施細則”新聞發佈會上,成都市國土局局長鬍斌介紹,主要有三種方式:第一,政府主導建設,由政府的平臺公司建設,或者政府在出讓土地中,附加一些條件,由開發商建好後交還給政府,“這一類人才公寓土地性質屬於出讓土地,跟普通商品房沒有區別,只不過是政府相關部門在人才界定、價格、服務年限上有管理要求。”

第二是鼓勵開發商利用獲得的土地,修建租賃性住房,用於人才居住,這一類屬於商品房用地,屬於租賃性的,政府會給予一定補貼。

第三是生產性企業原來有一些工業用地在使用,本單位內部有一些科研、技術人員需要居住,他們可以利用自己原有工業用地,修建一定比例的生活設施,如食堂、辦公、研發、倒班房、員工宿舍、人才房等,用於自己的科研人員、生產人員的使用,這一類還是屬於原來的工業用地,“對於這一生活服務配套性用地有比例要求,界定是土地總面積的7%或者建築總面積的15%。”

人才新政 不影響土地供應節奏

自人才新政發佈後,開始陸續有人申請落戶。在成爲新市民後,有不少人可能會考慮購房置業。這對成都市下半年的經營性用地供應計劃和節奏有沒有影響,有沒有相應的措施來進行保障?

“我們一直以來都是比較動態、比較精準地供地。”胡斌說,考慮到上述問題,屆時成都市會根據區域的需求來調整供地,“總的計劃不會比去年少,具體的操作則會根據市場的狀況進行調整。”

胡斌透露,成都一直是按適應市場需求的方式來供地,城鎮經營性用地佔30%的比例不會改變,“房地產過去還有一些存量,還有低效用地會收回來,實際用於房地產的用地不會減少。”

在加大人才住房保障力度上,將提供產業新城配套租賃住房,在供地上或將涉及相關政策的調整。胡斌透露,目前成都市正抓緊研究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