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情友情

當前位置 /首頁/情感/親情友情/列表

刮骨 族,可怕 竟然養個

可怕 竟然養個 刮骨 族

一套房子的首付要多少錢?如果說,有人用一隻腳盆就換來了一套大房子的首付,你會不會感到驚奇,還是說,你會心裏暗暗生妒?買房,正在成爲10年以來中國最受關注的焦點。最近一部名叫《蝸居》的電視劇撕開了人們爲了買房而落下的疤痕,傾訴了沒錢買房的年輕人的苦惱,但是那些年紀輕輕就買下房子的小夫妻們,背後又裝滿了誰的苦惱呢?

電視劇《蝸居》熱播,我和老伴雖然愛看,心裏卻不是滋味。人家是爲沒錢買房愁,我家是老子有錢兒子沒錢,買房更煩。

最近我和老伴一直舍着老胳膊老腿,陪兒子到樓市去看房子。轉悠來轉悠去,敲定了要買的樓盤後,由我們老兩口拿出20萬元作爲首付。兒子兒媳臉上樂開了花,送給我們一個進階洗腳盆,全自動,帶按摩,美其名曰“爸媽累着了,洗洗腳,解解乏。”

老伴看着那隻進階洗腳盆,滿心不是滋味地說:“這哪裏是腳盆?簡直就是一隻‘金盆’!”

 兒子不蝸居,買房成了“刮骨”

兒子大學畢業那年才22歲。我們就考慮給他買房子了。畢竟房價是一年年看漲,兒子又不會跑到外地去發展,早買房子,絕對不吃虧。

要知道,現在房子是結婚的物質基礎。中國傳統文化講究“安居樂業”,“安居”是“樂業”的前提,無論父母有沒有實力,爲孩子“置辦房產”都是一生的重要計劃之一。

別說我們有這個能力,就是老伴的幾個老朋友,家裏經濟不寬裕,不也得咬咬牙,拿出十幾萬來付首付嗎?過了幾年,兒子到了結婚的年齡,家裏房子是現成的;要生孩子了,也不用受那裝修污染,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爲呢?我們做父母的,臉上也光彩呀!

於是兒子剛一畢業,我們就開始籌劃買房的事宜,每到星期天就坐車到處去看房子,幾乎把市內所有新開工的小區都看了個遍。人跑黑了,跑瘦了,腿也快跑細了。在向開發商交納了3萬元的訂金之後,我們給兒子訂下了一套70多平方米的房子。

本打算一交房就裝修,但兒子攔住了我們,非說怕將來的兒媳婦不喜歡,到時候又要推倒重來。我和老伴一邊笑着感嘆,這小子連女朋友都還沒有,就知道照顧媳婦喜歡不喜歡,一邊也覺得這確實是個問題。於是直到兒子結婚前,這房子裏還是光禿禿的水泥牆、水泥地,一直擱着沒住。

日子說快不快,說慢也不慢。一晃眼,兒子戀愛了,要結婚了。爲了給兒子籌備結婚,我們差不多動用了所有的積蓄,辦了50多桌酒席,光給兒媳家的彩禮錢就是5萬元。誰知道媳婦悄悄和兒子說,當時買的那套房子位置太偏僻,將來小孩上學不方便,要兒子早作打算,賣了舊房買新房。

看着兒子愁眉苦臉的樣子,加上媳婦說得在理——她不也是爲了我們家孫子着想嗎?老伴和我仗着退休工資不錯,福利也很優厚,乾脆一咬牙,把自己積攢的養老錢都傾囊而出,又在市區內給兒子兒媳買了套小房子,第一套就留着出租,以租養貸了。

這麼一折騰下來,我和老伴手裏已經是不剩什麼了。老伴對這件事很是不滿,可我勸他,我們早年那麼辛苦,不也是爲了不讓兒子去當“房奴”,輕鬆自在地幸福生活嘛?

本想兒子有了家,生了孩子會讓我們省點心,但是麻煩更多,他們一年裏也不在自己的家裏吃上幾頓飯,總是來我這兒“啃老”,我們是既給拿錢又給洗洗涮涮,都成了老保姆了。都說“養兒能防老”,我看是兒女若是攤上個有錢有閒情的父母,那纔是他們的福氣呢。

借錢就是打水漂,兒子必須打借條

兒子兒媳平時在家裏吃住,屬於“鐵公雞一毛不拔”,最近突然開始對老伴進行“感情投資”來了。先是送給老伴一套建國以來的“流通紀念幣全冊”,正合了老伴的心意:他搞收藏二十多年時間,喜歡郵票、像章等舊物,家裏光是藏品就裝了滿滿一個櫃子。兒子兒媳送的這套禮物,可真是讓老伴愛不釋手了。

俗話說,知子莫若母。我把兒子悄悄拉到一邊,問他出了什麼事。果然,他心裏的小算盤早就打得噼裏啪啦響了。他說,孫子快11歲了,上了初中學習就會比較繁忙,臥室太小還要請家教來家裏補課,所以想把買房提到議程上來。

他最近看中了一套90萬的房子,有三個臥室和兩個洗手間,準備用兒媳的公積金來購買。但首付要30萬,自己的錢暫時不夠,要我們“贊助”他20萬。爲了表示他“誠意”,聲言產權證上可以寫上我們的名字。

照理說,兒子是個高中老師,兒媳是個內科醫生,二人都有醫保、社保和公積金。按說,是用不着讓我們拿這筆首付的。可他非要拉着我去看房,極力勸說我:“現在買下來,幾個月後房價就要上漲。現在的房價,是一月比一月高。就憑這個路段,是早投資早收益。要是把錢放銀行賺那點死利息能有多少錢?買基金還要年底才能分紅,咱們合夥投資一處不動房產,不住還可以出租,這也算是爲你們多找一條‘養老’的路子,相當於‘投資未來’,將來你們養老的錢都有了,何樂而不爲呢?”

我爲難地說:“家裏一時可拿不出這麼多的錢來?除非是把房子抵押出去才能給你湊齊,再說咱家的情況是你爸當家......”

不等我說完,兒子就打斷了我的話:“媽,你好好和爸說說,現在什麼年代了?還把錢都存銀行裏?多買兩套房子,比什麼都強!”

吃晚飯時,我看着老伴心情不錯,就提起了這件事。誰知還沒說上幾句話,他就大發雷霆,嚷嚷道:“颳風下雨不知道,手裏有沒有錢還不知道?已經有了兩套房子了還要買,他想炒房當‘地主’和我們有什麼關係,也不想想他老爸現在還住在單位分了15年的福利房裏,張嘴就要20萬,以爲咱們是開銀行的呀?即使把我的老骨頭砸碎了,也不夠給他買房子的?”

我一見他氣得滿臉通紅,趕緊說:“你小點聲音,這個樓房不隔音,讓左鄰右舍聽着不好。”

那兩天,家裏充滿了“火藥味道”,讓人神經緊張到不願意在家裏多呆,彷彿隨時可以爆發一場“空難”。老伴的脾氣倔,堅決不同意買,我是心疼兒子想支援一下,又怕惹老頭子生悶氣,只能在裏面“和稀泥”地安慰着兒子:“貸款買房,還要有15年的還貸期,那時我們都已經80歲了,你還要每月供房子也太累了。有錢做點其他投資多好,賺的錢也不少。”

但兒子既然鐵了心想買,脾氣和他爸爸一樣倔。爲了能夠討得老伴的歡心,還讓兒媳從醫院開了不少治療心臟病的藥品、中藥,每天中午回來把熬好的藥湯帶回來讓老伴喝。他說冬季老年人必須要泡腳活血保健,就送給我們一個800元的進階洗腳盆,必須用特製的泡腳粉來泡腳,又指導老伴如何按摩穴位做理療,成天圍着老伴轉。

經過兒子的“軟硬兼施”方法用盡,老伴開始有了鬆口了,但提出來一個條件:“必須打借條”。“給兒子買房還要打借條,這讓外人聽了要笑話我們俗氣了?”我心裏想,反正就這麼一個兒子,還能跑了不成?老伴說,這不是俗氣不俗氣的問題,給兒子買的第一套房子時,他還沒結婚,現在多了一個兒媳婦就要“提防”一點。何況15年的變數,誰又能夠預料?他還提出,產權證上必須寫上孫子的名字,避免以後兒子把房產過戶給孫子時又要支付遺產稅。

老伴和兒子達成協議後,我們開始想辦法去籌集這20萬。爲了湊錢,他竟然動用了我都不曾知道的“小金庫”,加上我們平時的積蓄,七拼八湊地終於算是湊足了。我們和兒子一起辦理了購房手續後,手裏只剩下兩張工資卡。除了老伴收藏的那些寶貝沒有賣之外,我們儼然是個富裕的“窮光蛋”,一輩子省吃儉用的積蓄被颳了個精光,箇中滋味,不足爲外人道。

以前老人們說,養育兒女就圖個自己將來生病住院,能有個在身邊照料左右的人。但現在的兒女哪個不是爲了工作在奔波?真要是自己真的有病了,又怎麼忍心讓他們放下工作來照顧我們呢?至於給出去的這些錢,也只能寬慰自己,不管房子、錢有多少,好歹還是在自己家裏轉悠,沒到外頭去。

 兒子再好,自己有房絕不能讓他們養老

我們剛把兒子的事情安排妥當,就接到遠在南寧的大哥的電話,讓我感到更加鬧心。大哥的兒子從小學到大學一直是出類拔萃,在北京的一所名牌大學畢業後,考到某部委做了公務員。兩年前侄子家生孩子,說家裏的百多平米的住房面積大,爸媽都六十多歲了,也該享受一下他們的精心照顧了。建議他把房子、傢俱賣掉,搬到北京去住,還可以照顧一下新出生的小孫女。

大哥開始時還有一些猶豫,但左思右想自己的身體也不大好,是需要有個人照顧,況且北京那裏的醫療條件總要好些,就把房子、傢俱通通都給賣掉了,帶着大嫂去到北京定居。有誰知道這“麻煩事”可來了,兒媳婦是個高幹子弟,從小就比較嬌慣,要求大嫂給孩子煮的牛奶要不燙嘴,試溫度還不能直接用嘴去試,說是大人嘴裏有“胃火”,孩子的免疫能力弱,怕傳染給了孩子;孫女每次用過的奶瓶和餐具,都要用熱水刷洗乾淨後,再用微波爐消毒;每天還必須到樓下去曬兩個小時的太陽,纔有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平時做菜要對照着菜譜去做,鹹了不行淡了也不行,總之是給他們折騰得團團轉。

大哥嘆着氣說,我這一輩子以前光指揮別人了怎麼做了,現在讓他們指揮着真是不大習慣。和你嫂子商量幫他們物色了一個保姆,每月工資我們來付,找了個藉口,說要回來看看老朋友。現在人是回來了,房子卻沒了,還住在了自己的女兒家裏。

大哥感慨地說,人老了沒啥都行,千萬別把自己的房子弄沒了呀,那就什麼都沒有了。手裏有房,勝過養兒防老啊!

放下電話,我和老伴相對無奈一笑。是啊,什麼時候,房子比兒子、比老子都可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