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

當前位置 /首頁/生活小知識/中藥/列表

井欄荽的功效與作用

別名:細葉鳳尾草、井欄草。

井欄荽的功效與作用

植物名:劍葉鳳尾蕨。

生長環境:本品爲草本,長於溪邊陰處或樹林下溼地,喜生於呈發性土埌上,村莊附近則多見於石砌、水井的井壁上或屋後水溝上。

分佈:華南地區和熱帶亞洲;廣東各地皆可找到。

入藥部分:全草。

採集期:全年。

自採地點:荒地、井口邊。

性味:性涼、味淡。

功能:清熱、利水、祛溼。

主治、用量和用法:1、癍痧發熱,配伍用;2、痄腮:幹用1~2兩,清水煎服;3、痢疾:用法同上;4、小便刺痛:用法同上。

驗方1(治癍痧發熱方):井欄荽、海金沙藤、金盞銀盤、狗肝菜各5錢、清水三碗,煎成一碗服。

(方解)金盞銀盤解表兼清裏熱,以狗肝菜助其涼性,入肝肺三經,井欄荽入大小腸以去溼熱,海金沙、車前草利膀胱引熱邪從小便而解。合爲發表、清裏、利溼,治癍痧熱症之劑。

(方歌)癍痧大熱有奇方,海金沙藤與狗肝,金盞銀盤車前草,熱從尿解病能醫。

驗方2(治痢疾方):井欄荽1兩、火炭母1兩、羊蹄草1兩、清水四碗,煎成一碗服。

(方解)井欄荽清大腸溼熱兼利尿,火炭母清腸胃溼熱,羊蹄草去溼解熱毒。三味俱治痢,而各具其長。合而成方,益增療效。

(方歌)大腸溼熱滯下頻,井欄荽與羊蹄羣,建堂加入火炭母,清腸解毒顯奇能。

參考資料:《本草推陳》成分:含有“酉柔 ”質。效用:爲止血止痢疾藥,適用於泄瀉、痢疾、腸出血、小便尿血、痔瘡出血等症。用法:每日3~6兩作煎服劑。臨牀經驗:福州市傳染病院用本品治菌痢80例,治癒率爲100%,平均退熱日期爲1.6天。腹痛、裏急後重等症狀消失,平均爲23天。大便成形,平均爲4天。大便培養細菌轉陰性爲3.7天(全國醫藥衛生技術革命展覽資料)。

《廣東中醫》(1959.7)南海縣中醫院報導:採用本藥治療腸傷寒5例,得較好的結果。該藥療效高,藥價便宜,其中一例治癒出院,只需藥費二元八角。

《廣東中醫》(1958.9) 井欄荽治急性扁桃體腺炎5例,患者4~5天治癒。

《中華兒科雜誌》(1960.3)上海廣慈醫院報導:劍葉風尾草,別名爲白雞腳(井欄荽),治療細菌性痢疾,用溫州草藥白雞腳治療85例,治癒率達57%,成人更好,達93%,日用量一般1兩至1兩半,劑量較大,效果更高。一次服比多次療效高,加用灌腸不能增加療效。對抗藥菌株有46.6%治療率。試管內白雞腳敏感試驗結果不能完全符合臨牀上治療效果。毒性副作用極小,使用安全。

廣東韶關衛生協會報導:以井欄荽1兩,擂爛取汁,加入梅片5分,調冷開水塗治燙傷,一日塗5~7次,連用一週,結痂全愈,不留疤痕。

《廣東中醫錦方選集節一集》欽縣衛生防疫站介紹:鳳尾草6兩、石榴葉2兩、火炭仁7錢(破外殼),加水4碗煎成3碗,加蜜,於6小時內分3次服完,治療74例痢疾,其一天愈者20例,二天愈者17例,三天愈者37例。

《廣州常用草藥驗方集解》防痢疾方:井欄荽、簕莧菜頭、羊蹄草、火炭母,上藥各1兩,用水4碗煎成1碗,作1次服。

(方解)痢疾多由飲食生冷酸辣燥熱,或感受風寒暑溼熱,引起大腸溼熱而成。本方有止痢、去溼、清大腸熱作用,爲防止痢疾之有效方劑。

(方歌)大腸穢濁頻頻,君以欄荽炭母臣,簕莧菜頭清溼熱,加入羊蹄草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