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

當前位置 /首頁/生活小知識/中藥/列表

獺肉的功效與作用及藥用價值

獺肉的功效與作用及藥用價值

【拼音名】Tǎ Ròu

【英文名】Otter as food

【來源】
藥材基源:爲鼬科動物水獺、江獺、小爪水獺的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 lutra a perspicillata x cinerea Illiger
採收和儲藏:宰殺後,剝皮,剖腹,除去內臟,取肉鮮用或置通風陰乾。

【原形態】
1.水獺,屬半水棲生活的動物。體細長呈圓筒狀,長60-80cm,體重2-7.5kg;雄較雌大。頭部寬而稍扁,吻端短粗,須粗硬,鼻墊小,眼小,耳小而圓。四肢粗短,趾間具蹼。爪短、側扁而尖銳;下額中央有數根短的硬須;在前肢腕墊後面有較短的剛毛數根。尾長,超過體長之半。全身毛短而密,有光澤。上脣白色,頰兩側及頸下爲污白色。腹毛較長呈慄棕色,餘者毛色爲棕褐色或咖啡色。
2.江獺,外形與普通水獺相似,但體形較大,體重可達15kg以上。頭大,耳短小而圓,鼻墊裸露的上緣與毛區的交界處,除中央稍凸外,幾乎有一直線。四肢指(趾)爪,比小爪水獺略大。尾長約爲體長之半,尾形甚扁闊,末端尾毛甚短。體毛短呈淺黑褐色,兩頰、頸側和頦喉部針毛白色或灰白色,絨毛淺灰褐色。四肢毛色稍顯棕黃色。
3.小爪水獺,體形扁而顯和。體重一般不超過3kg。鼻墊上緣與毛區交界處一直線橫過;臉部觸鬚與水獺無異唯下頜的正前方和兩側有幾根短剛毛;爪極小,趾墊甚發達。牙齒特徵與水獺相似,但缺第1上前臼齒,下頜門齒橫列整齊。全身被咖啡色毛,毛尖顯白色,具光澤。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1.棲息於河流、湖泊、水透明度較大、水生植物較少而魚類較多處。具夜行性,以各種魚類爲食。
2.生活於江河流域與海岸。集羣生活,以魚爲食。性兇猛,也與犬鬥。
3.小生活於我國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營半水棲生活。
資源分佈:1.分佈於黑龍江、吉林、陝西、甘肅、浙江、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西藏等地。
2.分佈於廣東珠江口沿海和雲南南部地區。
3.分佈於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四川、雲南、貴州等地。

【化學成份】水獺及江獺等同屬甘些種的肉含蛋白質(protein),肌紅蛋白(myoglobin),肽類(peptides),氨基酸(amino acids)等。

【性味】味甘;鹹;性寒

【歸經】肺;肝經

【功能主治】益陰清熱;和血通經;利水通便。主主治虛勞咳嗽;勞熱骨蒸;時疫溫病;水腫脹滿;經閉;小便不利;大便祕結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適量;或炙幹入散劑。外用:適量,煅存性研末敷。

【注意】1.《本草經集註》:其肉不可與兔肉雜食。2.《本草圖經》:消陽氣,不益男子,宜少食。3.《飲食須知》:勿同橙、橘、雞肉、雞子、兔肉食。4.《醫林纂要·藥性》:忌柿同食。

【附方】①治寒熱毒風水虛脹:水獺一頭,剝去皮和五臟骨頭尾等,炙令幹,杵末。水下方寸匕,日二服。(《食療本草》)②治折傷:水獺一個,用罐子納,以泥固濟,放幹,燒灰細末,以黃米煮粥,於傷處攤,以水獺一錢末,粥上摻,便用帛子裹系,止疼痛。(《經驗後方》)

【各家論述】
1.孟詵:謹按(獺肉)服之下水脹。但熱毒風虛脹,服之即瘥。若是冷氣虛脹食,益虛腫甚也。只治熱,不治冷,不可一概爾。
2.《別錄》:療疫氣,溫病。
3.《本草圖經》:主骨蒸熱勞,血脈不行,營衛虛滿及女子經絡不通,血熱,大小腸祕澀。
4.《飲膳正要》:咳嗽勞損。
5.《醫林纂要》:益陰,殺魚蟲毒。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