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當前位置 /首頁/養生/常見疾病/列表

中醫望聞問切之望面色

中醫望聞問切之望面色

望面色就是觀察面部顏色與光澤的一種望診方法。顏色就是色調變化,光澤則是明度變化。古人把顏色分爲五種,即青、赤、黃、白、黑,稱爲五色診。五色診的部位既有面部,又包括全身,所以面部五色診和全身五色診稱望色,但由於五色的變化,在面部表現最明顯,因此,常以望面色來闡述五色診的內容。望面色要注意識別常色與病色。

一、看常色

常色是人在正常生理狀態時的面部色澤。常色又有主色、客色之分。

1、主色

指人終生不改變的基本膚色、面色。由於民族、稟賦、體質不同,每個人的膚色不完全一致。中國人屬於黃色人種,一般膚色都呈微黃,所以古人以微黃爲正色。在此基礎上,有些人可有略白、較黑、稍紅等差異。

2、客色

人與自然環境相應,由於生活條件的變動,人的面色、膚色也相應變化叫做客色。例如,隨四時、晝夜、陰晴等天時的變化,面色亦相應改變。再如,由於年齡、飲食、起居、寒暖、情緒等變化,也可引起面色變化,也屬於客色。

總之,常色有主色、客色之分,其共同特徵是明亮潤澤、隱然含蓄。

二、察病色

病色是指人體在疾病狀態時的面部顏色與光澤,診斷上以面部色澤爲主。病色有善惡之分,不論出現何種顏色,皆以明潤含蓄爲佳,稱爲“善色”,一般表示病情較輕或預後較好;若顏色顯露枯槁不澤,稱爲“惡色”。一般透過病色觀察人體疾病,如“五色主病”有青、黃、赤、白、黑五種。現將五色主病分述如下。

1、青色

主寒證、痛證、瘀血證、驚風證、肝病青色,爲經脈阻滯,氣血不通之象。寒主收引、主凝滯,寒盛而留於血脈,則氣滯血瘀,故面色發青。經脈氣血不通,不通則痛,故痛也可見青色。肝病氣機失於疏泄,氣滯血瘀,也常見青色。肝病血不養筋,則肝風內動,故驚風(或欲作驚風),其色亦青。

面色青黑或蒼白淡青:多屬陰寒內盛。

面色青灰,口脣青紫:多屬心血瘀阻,血行不暢。

小兒高熱,面色青紫,以鼻柱、兩眉間及脣四周明顯:是驚風先兆。

2、黃色

主溼證、虛證。黃色是脾虛溼蘊的表現。因脾主運化,若脾失健運,水溼不化,或脾虛失運,水谷精微不得化生氣血,致使肌膚失於充養,則見黃色。

面色淡黃僬悴稱爲萎黃:多屬脾胃虛弱

周身面板及白睛泛黃者稱黃疸:其中,黃而鮮明如橘皮色者,屬陽黃,爲溼熱燻蒸所致;黃而晦暗如煙燻者,屬陰黃,爲寒溼瘀阻所致。

3、赤色

主熱證。氣血得熱則行,熱盛而血脈充盈,血色上榮,故面色赤紅。

熱證有虛實之別。實熱證,滿面通紅;虛熱證,僅兩顴嫩紅。此外,若在病情危重之時,面紅如妝者,多爲戴陽證,是精氣衰竭,陰不斂陽,虛陽上越所致。

4、白色

主虛寒證、血虛證。白色爲氣血虛弱不能榮養機體的表現。陽氣不足,氣血執行無力,或耗氣失血,致使氣血不充,血脈空虛,均可呈現白色。

面色白而虛浮:多爲陽氣不足。

面色淡白而消瘦:多屬營血虧損。

面色蒼白:多屬陽氣虛脫或失血過多。

5、黑色

主腎虛證、水飲證、寒證、痛證及瘀血證。黑爲陰寒水盛之色。由於腎陽虛衰,水飲不化,氣化不行,陰寒內盛,血失溫養,經脈拘急,氣血不暢,則面色黧黑。

面黑而焦乾:多爲腎精久耗,虛火灼陰。

眼眶周圍色黑:多見於腎虛水泛的水飲證。

面色青黑且劇痛者:多爲寒凝瘀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