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當前位置 /首頁/養生/常見疾病/列表

情志和飲食是重要因素,脾胃溼熱的症狀和原因

青春期已經過了,爲什麼很多人還長青春痘?爲什麼口乾口苦,一吃甜食就泛酸水?爲什麼每天正常如廁,卻大便不暢?這多半與脾胃溼熱有關。那麼,到底什麼是脾胃溼熱呢?脾胃溼熱的具體症狀有哪些?脾胃溼熱怎樣調理?這些都是這篇文章的內容,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仔細剖析下“脾胃溼熱”,看看它爲何這麼任性?

脾胃溼熱的症狀和原因 情志和飲食是重要因素

脾胃溼熱的症狀

脾胃溼熱

脾胃溼熱,在中醫裏又稱中焦溼熱,其主要表現爲脾胃運化受阻,溼與熱蘊集在脾胃當中,從而導致脾胃虛弱,引發脾胃功能失調。

脾胃溼熱多由感溼邪或飲食不節、過食肥甘,釀成溼熱,內蘊脾胃所致。症見脘腹痞滿、體倦身重、大便溏泄、身熱口苦、渴不多飲、尿少而黃,甚至面目面板發黃如橘子色,舌苔黃膩,脈濡數。治以清熱利溼爲主。該證在門診診療中幾乎每天均可見到,它涉及消化、腫瘤、泌尿等多個系統的多種疾病,而消化系統疾病更爲常見,如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或十二指腸潰瘍、胃炎、慢性乙肝、肝硬化、脂肪肝、膽石症、膽囊息肉等。在肝癌手術、食管或胃或腸癌手術後,其各自發展的不同階段均可能出現,而慢性胃炎佔了首位。

對於脾胃溼熱證的形成,存有多種病因,其脾胃功能狀態是決定因素。脾胃虛弱,不能正常運化穀物水液,水反爲溼,谷反爲滯,溼和滯久則化熱,可形成溼熱;同時各種疾病因素很易引發脾胃功能失調而生溼熱。綜合而言,脾胃溼熱的病因有三個方面:

1、感受外邪

由於脾胃的生理特性,溼邪和燥邪易侵犯脾胃。脾爲溼土,爲“受溼之區”,溼邪最易傷脾;胃爲燥土,喜潤惡燥易患燥病,燥爲陽熱之邪,燥甚則熱,胃熱脾溼結合即爲溼熱。六淫的其他外邪如外感風熱,在脾虛失運內有蘊溼的情況下,外感風熱與內蘊之溼,結合亦成溼熱。正如薛生白所云:“太陽內傷,溼飲停聚,客邪再致,內外相引,故病溼熱。”同時外邪犯肺,胸悶咳嗽,氣機升降失常,又可傷及虛弱之脾胃,致溼從內生,鬱而化熱,形成溼熱。

脾胃溼熱的症狀和原因 情志和飲食是重要因素 第2張

脾胃溼熱的症狀

2、飲食不節

無節制的飲食是傷害脾胃的最多最常見的病因。“飲食自倍,脾胃乃傷”。嗜酒、過飽、過食肥甘厚味及不潔的飲食,無規律的飲食均易傷及脾胃,引起食滯、溼阻、氣滯等,而食滯、溼阻、氣滯日久均可化熱。酒性本身即“氣熱而質溼”,氣滯也是水溼停聚的重要因素,肥甘厚味極具生溼助熱的特性,可見諸多飲食不節因素均可成爲脾胃溼熱證形成的病因,胃雖喜潤惡燥,但脾胃溼熱的形成與胃也有直接的關係。食物先由胃納,臨牀常先見胃納失常的症狀如胃脘痞滿、納呆、噁心等。脾與胃共爲中土,生理上協調合作,共同完成納化功能,病理上互相影響,所以溼熱證與胃的關係密不可分,故稱脾胃溼熱證。

3、情志因素

“脾在志爲思”,“思則氣結”。張景嶽曾說:“但苦思難釋則傷脾”。過度思慮,情志不暢,會影響肝的疏泄功能,肝的正常疏泄是脾升胃降協調脾氣健運的重要條件,即“土得木而達”。肝失疏泄無以調暢氣機,脾升胃降失調,脾失健運生溼,溼鬱化熱,溼熱乃成。

上述三種脾胃溼熱的症狀病因在不同的個體會引起不同的脾胃病證,這是由個體的體質素質不同,脾胃功能性狀不同,對病因作用反應的形式不同所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