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常識

當前位置 /首頁/育兒/育兒常識/列表

想了解的家長看過來,兒童教育心理

對於教育孩子我自認爲很多家長還是比較失敗的,好像能真正懂孩子的心理的家長特別的少,關於兒童教育心理這個話題我想也是大家常掛在嘴邊的,下面我們具體瞭解一下。

兒童教育心理 想了解的家長看過來

兒童教育心理

兒童教育心理的成因

健康的軀體和發育正常的大腦是心理健康的基礎。父母雙方的遺傳因子,如肌體的構造、形態、感覺器官、神經系統、大腦等的特徵都可以傳給後代。還有許多遺傳性疾病會伴有智力低下、精神異常或身體畸形等症狀而影響心理的健全發展。另外每個孩子生下來即表現有不同的氣質特點(氣質的生理基礎是進階神經活動類型),這是遺傳的。如細心觀察的產房護士或父母會發現一些新生兒屬於容易型:他們比較溫順,睡和醒、飢和飽、大小便都很有規律。而另一些孩子屬於困難型:他們特別好動,不停哭鬧,難以哄住,也缺乏生活規律性,屬於難以照管的孩子。還有一些孩子對外界刺激反應遲鈍,其他孩子則介於他們之間,這種與生俱來的氣質雖然是遺傳的,但可因環境和教育訓練而發生一定改變。

在正常的遺傳條件下,周圍環境和教育對兒童精神心理髮育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可以使氣質中的優點得到發揚,弱點得到克服,出生後的環境影響來自家庭、托幼機構、學校和社會的影響。家庭是兒童從出生到青少年階段接觸最密切的環境,對兒童心理髮育的影響最大。和諧的家庭關係、父母良好的道德品德,充滿着愛的安定環境和豐富充實的生活使兒童獲得健康的心理。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模仿的榜樣。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態度,對兒童早期情緒和性格的形成有深刻的影響。溺愛和照顧過多會使孩子養成幼稚、膽怯、任性、粗暴、無責任心、社會適應性差、依賴性強的性格。如對孩子採取冷漠忽視或粗暴壓制的態度,則會使孩子的性格傾向於對人冷漠、孤僻、不合羣,有時則有反抗、暴躁、執拗的表現。如父母對子女態度親切、講理、民主,則兒童大多情緒穩定、性格開朗、積極向上。父母對人處事的行爲對孩子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其次兒童最早進入的集體是家庭、託兒所、幼兒園和小學,在集體機構中可鍛鍊兒童獨立生活的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和學習能力,對兒童心理髮展起着極爲重要的作用。教師應結合兒童發展的特點,有規律地進行正面教育,教師的言行對兒童的深刻影響常可延及一生。有一個諾貝爾獎獲得者,人們問他:“你是如何獲得許多優秀品質,諸如毅力、堅持不懈、不怕困難、敢於探索等等的?”他回答說:“都是在幼兒園裏培養的,應該感謝幼兒園老師。”隨着兒童年齡的增長,他們接觸社會逐步增多,社會上各種不良風氣都會影響兒童的心理髮育。父母和教師必須重視兒童的心理衛生,主動爲他們選擇圖書、電視、錄像,指導他們正確地交友。

最佳教育時期

兒童教育效率最高的年齡段如下:

出生後6個月是嬰兒學習咀嚼和喂幹食物的關鍵年齡,進幹食物正個月後,就能伸手抓東西,過了這個關鍵年齡,嬰兒就可能拒絕咀嚼從口中吐出食物。出生後9個月至1歲是分辨多少、大小的開始。

2~3歲是學習口頭語言的第一個關鍵年齡,也是計數發展的關鍵年齡。

2歲半~3歲半是教孩子做到有規矩的關鍵年齡,應使之形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遵守作息制度的習慣。

4歲以前是形象視覺發展的關鍵年齡。

4~5歲是開始學習書面語言的關鍵時期。

5歲左右是掌握數學概念的關鍵年齡,也是兒童口頭語言發展的第二個關鍵時期。

5~6歲是掌握語言詞彙能力的關鍵時期。

6~12歲是兒童心理髮展塑造的黃金時期。

兒童教育心理 想了解的家長看過來 第2張

兒童教育心理

培養方法

心理學家經過長期研究認爲,兒童時期是培養健康心理的黃金時期,如果有一個好的開始,將來可使孩子的品德智力得到健康的發展;如果在此時忽略了孩子的心理衛生,那麼,希望孩子成人後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就比較困難,甚至是不太可能的了。

一、注意不要過分地關心孩子。

這樣做容易使孩子過度地以自我爲中心,認爲人人都應該尊重他,結果成爲自高自大的人。

二、不要賄賂孩子。

要讓孩子從小知道權利與義務的關係,不盡義務不能享受權利。

三、不要太親近孩子。

應該鼓勵孩子與同齡人一起生活、學習、玩耍,這樣才能學會與人相處的方法。

四、不要勉強孩子做一些不能勝任的事情。

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來,強迫他們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只會打擊他們的自信心。

五、不要對孩子太嚴厲、苛求甚至打罵。

這樣會使孩子養成自卑、膽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或導致反抗、殘暴、離家出走等異常行爲。

六、不要欺騙和無謂地恐嚇孩子。

嚇唬孩子會喪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權威性,以後的一切告誡,孩子就不會服從了。

七、不要在小夥伴面前當衆批評或嘲笑孩子。

這會造成孩子懷恨和害羞的心理,大大損害孩子的自尊心。

八、不要過分誇獎孩子。

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績,略表讚許即可,過分誇獎會使孩子產生沾沾自喜求虛榮的不良心理。

九、不要對孩子喜怒無常。

這樣會使孩子敏感多疑、情緒不穩、膽小畏縮。

十、要幫助孩子去分析他所處的環境。

幫助孩子解決困難,而不是代替他們解決困難,應教會孩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當然,要讓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不但要給予他們良好的教育,每一位做父母的更要給他們做出良好的榜樣。

個性培養

個性是一個人整體的精神風貌,是個人在處理環境關係時表現出來的一定的行爲傾向性以及在思想方法、情緒反應和行爲風格等方面心理特徵的總和。個性結構包括三個層次,一是個性的傾向性,它決定個人活動的動力,如需要、動機、興趣、信念、理想和世界觀;二是個性心理特徵,表現爲一個人典型的心理活動與行爲,包括能力、氣質和性格;第三個層次是個體對自身的個性傾向、個性特徵的認識與評價。個性品質的健全有利於兒童活動和交往的效率,有利於增強兒童的社會適應能力,有利於處理好人際關係。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學習的榜樣,希望家長們一定要起到表率作用。關於兒童教育心理就說到這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