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民生

當前位置 /首頁/今日熱點/百姓民生/列表

去產能所有職工安置均採用實名制

□ 本報記者 張維

去產能所有職工安置均採用實名制

去產能職工安置,顯然已經成爲就業問題中的重要內容。在7日國新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人社部副部長張義珍坦言,確實在局部地區去產能職工安置工作面臨着較大壓力。

“恰恰是職工安置任務重的地方,與供給側結構性調整、產業轉型升級、國有企業改革等都相關。還有一些面臨資源枯竭的壓力,新興產業或者一些新創造的就業機會可能會相對不足。”張義珍說。

去年,在各地區、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去產能職工安置工作基本上平穩有序,總計安置了72.6萬人。

據介紹,在推動就業局勢總體穩定的工作當中,重點羣體的就業一直是人社部關注的重點,特別是“三去一降一補”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形勢下,人社部對去產能的職工安置工作給予了更高的關注。

今年以來,國家已經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前不久,人社部會同發改委等五部門共同印發了做好2017年去產能職工安置工作的通知,部署全年的相關工作,進一步完善政策措施。

張義珍介紹,即將出臺的《關於進一步做好促進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把職工安置擺在重要的位置,從維護職工的權益角度更突出了兩個方面的政策。

一方面是進一步拓寬職工的分流安置渠道,去產能的職工安置渠道主要有四個方面:企業內部分流、轉崗就業創業、內部退養、公益崗位兜底安置等。核心是支援企業挖掘內部安置的潛力和促進分流職工轉崗就業創業。

對不裁員、少裁員的去產能企業,降低穩崗補貼門檻、提高補貼標準給予支援;對於吸納分流人員的單位,按規定給予企業吸納就業扶持政策;對於自主創業的分流人員,優先安排入住到創業孵化基地,落實創業的扶持政策。

對於其中確實難以安置的就業困難人員,人社部明確要求新增的以及騰退的公益性崗位要優先安置,做好託底保障。同時,檔案還明確,符合條件的去產能的企業下崗職工可以同等享受現行的就業創業扶持相關政策。

另一方面,特別要求要積極穩妥、依法依規處理勞動關係,在化解產能職工安置的過程中,勞動關係的調整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本輪去產能職工因解除勞動合同依法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可以按規定享受個人所得稅的相關政策。

人社部將把這些新的政策推動落實到位,繼續堅持企業主體、地方組織、依法依規的要求,持續地做好去產能的職工安置工作。

張義珍坦言,今年去產能職工安置的工作依然繁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更加繁重。安置的難度不減,工作要求更高,不僅包括鋼鐵煤炭的去產能,而且還包括了煤電行業的去產能。去產能的區域分佈不均衡,不同地區的去產能職工安置壓力也不相同,在個別地區去產能的壓力是很大的。

人社部根據實際執行情況,根據突出的矛盾和突出的困難,人社部門給予相應的重點傾斜。在這方面,最大的問題是存在不平衡性,比如有些地方的去產能壓力相對小,相對的去產能職工安置任務就比較小。而有些地方去產能壓力比較大,所以相對職工安置任務就重。

張義珍表示,今年去產能職工安置任務的準確數字還在統計中。一方面,去年需要安置還沒有安置的一部分職工要結轉過來,這部分職工大概有十萬。另一方面,今年煤炭、鋼鐵的去產能任務清單和人員總數原來是有的,現在又增加了煤電行業。

“在去產能的過程中,所有的職工安置是實名制的,是統計到每個人的,但個別地區新增煤電去產能職工安置的名單還沒有完全上來。”張義珍說。

此外,有些地方把當地的一些落後產能、落後企業、一些需要轉型升級的企業也納入到了去產能的過程中來,這樣,事實上將會有比鋼鐵煤炭煤電這三個產業的實名制統計人員更多的職工安置任務。

根據人社部初步瞭解,今年一季度,去年應該安置還沒有安置的職工絕大部分已得到了基本安置。近來,全國人社系統採取了很多舉措,特別是對一些重點省份,人社部進行了重點督導,這些重點省份也加大了力度。

同時,人社部門採取了區域協作的方式,前不久人社部還組織一些東部省份,勞動用工需求比較旺盛的省份,與去產能職工安置壓力非常大的省份進行勞務對接,搞了隆重而簡短的簽約儀式。

從人社部目前初步掌握的情況來看,區域協作已經發揮了很好的作用,因爲對去產能壓力比較大、任務比較重的省份,人社部監測到的數據有明顯改善,去產能職工安置的進度加快了,就業的總體狀況改善了。

本報北京4月7日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