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民生

當前位置 /首頁/今日熱點/百姓民生/列表

老北京胡同的"標配"

老北京胡同的"標配"

王府井之名與衚衕裏的水井有關 視覺中國 供圖

老北京胡同的"標配" 第2張

水井是衚衕裏的必備設施

王府井之名與衚衕裏的水井有關 視覺中國 供圖

水井是衚衕裏的必備設施

■張雙林

近日,北京各街道治理“開牆打洞”和私搭亂建,恢復衚衕舊貌的專項整治工作,引起了市民的關注和支援。人們普遍希望衚衕不要成爲旅遊點,不能用此生財,能恢復往昔的清幽、寂靜和宜居。

老北京的衚衕是北京文化的重要載體,故而數百年來有關衚衕的議題、著述汗牛充棟、多如牛毛。許多說法也難以統一,像北京老城區內到底有多少條衚衕也衆說紛紜,歷代的統計也不夠準確,如有人說元代有400多條;明代有1000多條;清代有2000多餘。“多條”之說意味着統計的不精確。在上世紀三十年代,日本人多田貞一編的《北京地名志》稱北京城區內有衚衕3300多條。上世紀八十年代出版的《古今北京》統計說4550條,而近年出版的《北京胡同志》則認爲“北京的街巷衚衕最多時多達6104條,直稱衚衕的有1316條”,有零有整,接近準確。但是,人們沒有衚衕越來越多的感覺。

從本質上講,北京的衚衕與外省市的街巷弄堂沒有多少區別,只是因北京自古以來是“首善之區”和五朝古都,衚衕的人文色彩厚重和歷史積澱豐富而引得關注多些。老北京的衚衕自從出現之始,除了清幽、寂靜方便居住外,還有許多標準配置,瞭解這些標配對於今天的衚衕改造,恢復原貌是有參考價值的。當然,因時過境遷,許多標配也難以再現,只是做爲衚衕的歷史,永駐人間而已。

水井是必備之物

水是生命的源泉,誰也離不開水的滋養。北京是個缺河湖的城市,但歷史上地下水還是十分豐富的,人們飲用水差不多都來自井水,故而每條衚衕裏幾乎都設有水井。清代朱一新編纂的《京師坊巷志稿》,將井做爲衚衕最重要的元素,許多坊巷衚衕題目下都標有“井一”、“井二”等字樣。如“東華門外南長街俗稱南池子,井二”、“石虎衚衕,井一”、“八大人衚衕,井一”及“林駙馬衚衕,井一”等記述。在《京師坊巷志稿》上記載的井近千個,而且只是“官井”(公共用井),那些在王府、深宅大院中的“私井”沒有記錄在案。

北京的井,大多是苦水鹹水,飲用不適,故四九城內的幾個甜水井就特別招人待見,如東城的大、小甜水井,安定門外的上龍衚衕的井,及什麼“甘井”等等,在當時名聲遠揚,並留在地名中。其他地區如有甜水井,在《京師坊巷志稿》中,都要特別記述,像今日東城寬街附近的草場衚衕,“有井,甘洌可用,不減十王府街之井也”。所謂“十王府街”即今日的王府井大街,街西的大、小甜水井衚衕的井是京城爲數不多“甘洌可用”的井。在今廣安門內,當年有四眼井衚衕,衚衕的井水可直接食用,並留下了“斜街老屋孰爲鄰,井洌泉甘意倍親”的詩句。

衚衕離不開井,沒有井,衚衕的人就沒有了生存條件。有了自來水之後,水井退出歷史舞臺,但許許多多留在了衚衕名稱中,如井兒衚衕、三眼井、四眼井、高井、天井、七井、溼井、琉璃井衚衕等等,讓人們很自然地想起與水井相伴的時光。

寺廟和小鋪兒不可或缺

在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滿足之後,精神上得到滿足也必不可少。因此,在京城數以千計的衚衕裏有許多佛、道教的寺廟宮觀。衚衕裏以小廟爲主,小土地廟、小財神廟、小火神廟、小竈王廟等道家小廟,遍佈全城大大小小的衚衕,雖然不是俗語所說的三步一寺廟,但數量很可觀,似乎成了衚衕的另一標配。道教是中華民族土生土長的宗教,又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信奉者衆多,爲方便祭祀,衚衕裏小廟就遍地開花了。佛教的寺廟也不少,而且有些還是大廟,如廣化寺在鴉兒衚衕、法源寺在西磚衚衕,京城的隆福寺、護國寺、拈花寺、柏林寺、隆安寺等等也在衚衕裏生根發芽。由於衚衕裏有大廟,有些衚衕還成了街,如閻王廟街、土地廟斜街等等。

衚衕裏廟多,有些廟還成了衚衕名,以朝外大街爲例,上世紀就有好幾條以寺廟命名的,如:喇嘛寺衚衕、觀音寺衚衕、琉璃寺衚衕、圓恩寺衚衕、淨住寺衚衕等。至於白廟衚衕、宏廟衚衕、淨土寺衚衕、龍王廟衚衕、能仁寺衚衕等等以廟爲名的衚衕就更多了。如今有些“更名換姓”,但查詢1965年的北京地名志書,隨處可見。有些與寺廟有關的衚衕,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做了調整,如安內的永恆衚衕原稱姑姑寺衚衕;靈光衚衕原稱靈官廟衚衕;千福寺衚衕原稱千佛寺衚衕;蓑衣衚衕原稱裟衣寺衚衕;福祥衚衕原稱福祥寺衚衕等等。

在水井、小廟之外,小鋪兒也是老北京胡同的標配。小鋪兒指的是分佈在小衚衕裏的小商店,有油鹽店(副食店)、雜貨店(小百貨),大一點兒的衚衕會有糧店和煤鋪。小鋪兒聽起來十分溫馨,現實中也溫馨。在《老北京的商市》一書中,曾有所記述。小鋪是地道的小本經營,大多隻有一間門臉,或者是前面賣貨後面住家。幾乎都沒有字號,住在衚衕的人只知道他們是“趙家小鋪”、“王家小鋪”而已。小鋪兒不外乎是夫妻店、父子店、兄弟店,沒有東、夥區別,系家庭式經營。

舊時小鋪兒的溫馨不僅僅在小字上,其經營模式也溫馨,它可以賒賬,沒錢時先用,有錢時再還,雙方相互信任。老北京民風淳樸,賴賬的很少見。因爲“照顧主兒”都是衚衕裏的左鄰右舍、街坊四鄰,大家都相識,即便什麼東西都不買,也喜歡坐在小鋪兒聊天,“說塔又說山,說完北海說西單”,開店者也很高興。小鋪兒所提供的商品都是實用的生活用品,油鹽醬醋之類,不會有雞鴨魚肉等供應。住在衚衕裏的人,在炒菜時發現醬油、醋沒有了,立馬叫小孩子去“打”,而不是去買,沒有鹽了叫孩子去“稱”,透着衚衕氣息。

衚衕的小鋪兒無暴利可言,誰也不會因此發大財,好在“沒有不開張的油鹽店”,開個小鋪養家餬口,一家老小吃喝不愁了,因此平和與世無爭成了小鋪兒的“主旋律”。因爲有了水井、寺廟和小鋪兒這些重要的標配,衚衕成了宜居之地,老北京人一生一世都捨不得離開,尤其是好得不能再好的鄰里情、街坊情更是讓人難捨。

一些老字號

也源於衚衕

在有些人的印象中,衚衕就是封閉的居民小區,不會有人來人往、車馬之喧,“與世隔絕”,其實並不盡然。以清末民初爲例,老北京有些衚衕發生了質的變化,它不再是單一的居住之地。如前門大柵欄內的門框衚衕成了“小吃一條街”,有各類小吃買賣二十餘家,衚衕裏復順齋的醬牛肉享譽京華,“豆腐腦白”、“爆肚馮”、“年糕張”、“豆汁兒何”等在門框衚衕裏經營過。東四西大街舊稱豬市大街,大街裏豆腐巷衚衕(今稱多福巷)是老北京豬肉加工的重要據點,全市豬肉加工作坊在1919年的統計有80餘家,而豆腐巷內就有24家之多,這還不包括那些沒有加入商會的小家小戶。

老北京的一些老字號也起源於小衚衕,如便宜坊老店在鮮魚口,全聚德在肉市,均不在前門大街。廣和居在宣外北半截衚衕,清代這裏是京城最大的飲宴場所之一,曾產生過許多風流軼事,一直營業到1917年才關門大吉。

明清到民國時期,北京大大小小的會館有500餘家(有的統計有900餘家),其中絕大多數設在衚衕而不設在大街上。衚衕幽幽,庭院深深,宜於做學問搞創作,魯迅的《阿Q正傳》就是在衚衕裏的會館寫出來的,譚嗣同、康有爲、梁啓超諸人也是在衚衕裏的會館策劃“公車上書”,搞得“戊戌變法”轟轟烈烈。至於梨園界的前輩,無論是“四大青衣”還是“四大鬚生”,他們在舞臺上唱唸做打,展現藝術光輝,但他們的舊居、故居都在小衚衕裏。至於歷史上設在衚衕裏的王府、衙門及各種名人故居和大宅門大四合院,爲小衚衕增色不少,但它不是北京胡同的標配,遠不如那些水井、寺廟和小鋪兒有衚衕氣息、有影響、有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