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

當前位置 /首頁/今日熱點/熱點/列表

《黃金時代》文人好吃魯迅不差錢

國慶十一假期即將來臨,文藝青年們一直掛念的許鞍華導演的 《黃金時代》也將揭開它神祕的面紗。《黃金時代》是女神湯唯婚後的首部作品,也是她既《色,戒》的王佳芝後,再一次出演民國傳奇女子。民國,民國,說到民國,總令文藝青年們產生一種別樣的感覺。可民國到底什麼樣?所謂的民國情結和民國熱又是怎麼回事?在此,騰訊娛樂將推出三期關於民國的系列策劃,從民國文藝圈、民國文藝範兒,到民國文藝病來解析那個充滿自由、也充滿悽苦的時代。

《黃金時代》文人好吃魯迅不差錢

本期民國文藝圈的主人公們,有創造了閏土的魯迅、有落魄的北漂沈從文,有傳奇二蕭(蕭紅、蕭軍)、還有大家中學課本里學過的《太陽照在桑乾河上》的作家丁玲......他們在書齋中寫作,在舞臺上吶喊,也在戰火中輾轉。接下來,我們將從吃、住、行、樂四個方面,爲你揭開一個真實而鮮活的民國文藝圈。

一、文人好“吃”:飯局引薦新人 魯迅下館子不差錢

《黃金時代》文人好吃魯迅不差錢 第2張

美酒與佳餚,歷來是文人雅集不可或缺的點綴,在風騷依舊的民國文藝圈,當然也不例外。師長們在酒桌上談天說地,指點江山,小字輩則在飯局中得到引薦,開眼界,見世面。民國文人也愛下館子,談吃會友,不亦樂乎。

 1、朋友圈中的“飯局達人”

喜歡電影和冰激凌的魯迅,也是愛交朋友的“飯局達人”。蕭紅蕭軍受到魯迅的垂青,第一次見面後就接到魯迅的邀請函,請他們“到梁園豫菜館吃飯,另外還有幾個朋友,都可以隨便談天的。”那頓飯本是魯迅爲胡風長子辦的滿月酒,然而有意思的是,由於胡風的小姨子將信送遲了,作爲主賓的胡風一家全都沒到,反而錯過了這次聚會。就這樣,滿月酒最終變成了新人見面會,二蕭就此走進了茅盾、葉紫、聶紺弩夫婦等文藝名人的朋友圈。

《黃金時代》文人好吃魯迅不差錢 第3張

北京的文化人往往喜歡在中山公園裏的來今雨軒(飯店名稱)飲茶聚餐。胡適等人組織的“文友會”、新月俱樂部的“聚餐會”都設在這裏舉辦。1929年5月,小說家張恨水在這裏舉辦了歡迎“上海新聞記者東北視察團”的宴會,席間結識了大編輯嚴獨鶴。嚴獨鶴久仰張恨水是知名的暢銷書快手,能一人同時寫六部長篇,便果斷向他約稿。而這次飯局的產物,便是後來聞名一時的《啼笑因緣》。

《黃金時代》文人好吃魯迅不差錢 第4張

散文家梁實秋也是文藝圈中的“資深吃貨”。早在清華讀書時,他就創下一頓飯吃十二個饅頭、三大碗炸醬麪的紀錄。加之其父又是京城大飯莊厚德福的股東,作爲一個“吃二代”,梁實秋吃遍四海,小到豆汁兒與湯包,大到佛跳牆與全鱔席,都被他吃出了情趣,吃出了水準。戰亂中還不忘撰寫《雅舍談吃》,說“這其中有藝術,又有科學,要天才,還要經驗。”從食材到口感,梁實秋都很講究:北京烤鴨每一片都必須“有皮有油有肉”,西湖醋魚“汁不要多,也不要濃,更不要油,要清清淡淡,微微透明”纔算正宗,難怪人稱“治世之饕餮,亂世之飯桶”。

 2、魯迅月入200元,下頓館子一塊錢

能夠常下館子,收入必得可觀。魯迅在北京時,在教育部任職,兩個月內便從最初的60元月俸漲到200多元,在當時已屬高薪,於是常與小夥伴們相互吃請。1912年5至12月,魯迅共下了30多次館子,去得最多的是紹興會館附近的廣和居,達20多次。他最愛與翻譯家錢稻孫、老同學教育家許壽裳相約暢飲,還在日記中寫到三人AA制下館子的情形:“晚錢稻孫來,同季市飲於廣和居,每人均出資一元。”

《黃金時代》文人好吃魯迅不差錢 第5張

許廣平在廣州時給魯迅寫信說,“我們三人在北園飲茶吃炒粉,又吃雞,菜,共飽二頓,而所費不過三餘元”。自1933年起,魯迅依靠版稅和稿酬,月收入約在500元左右。憑這樣的收入,在1元錢可買120個雞蛋,大學生每月生活費只需10元錢左右的年代裏,常下館子也就並非難事。

 二、民國難“住”:大文豪只租房不買房 小文青多合租搬家忙

長安米貴,居大不易。在房價高昂的京滬都市,文人們即使有錢也不買房,寧願省下錢來享受生活。等到戰時四處流徙,租房更加成爲第一選擇。然而同是租住,亭子間裏的小小蝸居,與花園客廳的深深庭院,則是小文青與大文豪之間的距離,與民國文藝圈的權力生態。

《黃金時代》文人好吃魯迅不差錢 第6張

 弄堂太吵,房租太貴

1936年春,蕭紅和蕭軍從上海的淡水路搬到了北四川路的永樂裏,只爲了離魯迅先生近一點。二蕭此前住在法租界,去魯迅家要坐一個多小時的電車;有時候聊得太晚甚至沒辦法回家,魯迅便會讓許廣平掏錢,讓他們坐小汽車回去。自1927年抵滬,魯迅在上海一共租住過三個地方,從景雲裏搬到北四川路,最後遷入山陰路的大陸新村9號,直到去世。最後一處是一排磚木結構、紅磚紅瓦的三層建築,周圍並不嘈雜,時而有零星的外國小孩在院子裏玩。而上海房租之貴,光轉手費就需500元,若不是嫌前兩處弄堂太吵,魯迅是絕不願搬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