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生

當前位置 /首頁/養生/健康養生/列表

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四季養生小常識開始

四季養生小知識普及 四季養生之道

春季養生小常識

春季養生小常識,本文介紹春季養生的一些知識,主要包括春季養生吃什麼,春季養生需要注意的哪些地方,希望爲你提供資訊幫助!隨着天氣一天天轉暖,我們迎來了欣欣向榮的春天。春季生機蓬勃,是人體機能、新陳代謝最活躍的時期。如果將全年的養生保健比作蓋房子,那麼春季養生就相當於打地基。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養生也不例外,春季,正是養生的好時節。

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四季養生小常識開始

四季養生小常識

一、春季養生小常識之春捂:

“春捂秋凍”是氣國的一句老話,它說的是“春不忙減衣,秋不忙加冠”。

春天,特別是剛開春的時候,早中晚的氣溫變化比較大,而我們的身體可能還沒有從冬天的禦寒狀態中調整過來,身體自我調節能力較弱,抵抗力也相對較弱,如果這時候突然減衣,可能在室外溫度較高時尚能適應,但回到室內則會因突然“涼爽”而感覺不適,而在遇到天氣突然變化時,也容易受涼而生病。

所以,在初春適當地“捂”一下還是很有必要的。

夏季養生小常識

炎熱的夏季已經到來了,在春夏之交一定要注意順應天氣的冷暖變化,心對應“夏”,也就是說夏季心陽最旺,所以夏季來臨,重點要關注心臟保養,學會養“心”。由於夏季炎熱而出汗多,體內丟失的水分多,脾胃消化功能較差。同時,天氣炎熱又影響着人的食慾,除了要保證飲食清潔和清淡爲主外,還要注意補充一些營養物質哦。

夏季如何養生幾種夏季養生小常識你不可不知

夏季一定要做好自我調節、笑口常開。多進稀食是夏季飲食養生的重要方法。如早、晚進餐時食粥,午餐時喝湯,這樣既能生津止渴、清涼解暑,又能補養身體。在煮粥時加些荷葉,稱荷葉粥,味道清香,粥中略有苦味,可醒脾開胃,有消解暑熱、養胃清腸、生津止渴的作用。在煮粥時加些綠豆或單用綠豆煮湯,有消暑止渴、清熱解毒、生津利尿等作用。

同時,還要注意補充一些營養物質:

1、補充充足維生素,如多吃些如西紅柿、青椒、冬瓜、西瓜、楊梅、甜瓜、桃、李等新鮮果蔬;

2、補充水和無機鹽,特別是要注意鉀的補充,豆類或豆製品、香菇、水果、蔬菜等都是鉀的很好來源。多吃些清熱利溼的食物,如西瓜、苦瓜、桃、烏梅、草莓、西紅柿、黃瓜、綠豆等都有較好的消暑作用;

3、適量地補充蛋白質,如魚、瘦肉、蛋、奶和豆類等都是最佳的優質蛋白。

夏天的飲食原則是“春夏養陽”,養陽重在養心,養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製品、雞肉、瘦肉等,既能補充營養,又起到強心的作用。宜採取“增酸減苦、補腎助肝、調養胃氣”的原則,飲食應清淡,以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爲主,大魚大肉和油膩辛辣的食物要少吃。平時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糧,可增加纖維素、維生素B、C的供給,能起到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清晨可食蔥頭少許,晚飯宜飲紅酒少量,以暢通氣血。

由於夏季天亮得早,人們起得早,而晚上相對睡得晚,易造成睡眠不足,所以要增加午休。夏季正午1點到3點氣溫最高,人容易出汗,午飯後,消化道的血供增多,大腦血液供應相對減少,所以,中午人們總是精神不振,昏昏欲睡。對中午不能午休的上班族來說,午間時分可以聽聽音樂或閉目養神30~50分鐘。午睡時間要因人而異,一般以半小時到1小時爲宜,時間過長讓人感覺沒有精神。睡覺時不要貪涼,避免在風口處睡覺,以防着涼受風而生病。

秋季養生小常識

秋天天氣逐漸轉涼,由於晝夜之間溫差增大,是人們發病較多的時節。常見的有支氣管炎、哮喘病復發,腸胃疾患增多、“熱傷風”等。因此秋季應注意養生保健,做到防病於未然。

來看看秋季養生小常識吧:

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四季養生小常識開始 第2張

四季養生小常識

1、首先應當少吃一些刺激性強、辛辣、燥熱的食品,如尖辣椒、胡椒等等,應多吃一些蔬菜、瓜果,如冬瓜、蘿蔔、西葫蘆、茄子、綠葉菜、蘋果、等。

2、要注意防止熱能過剩,在秋季飲食中,要注意適量,而不能放縱食慾。

3、氣溫下降,人體爲了適應這種變化,生理代謝也發生變化。飲食過於生冷,會造成消化不良,易生各種消化道疾患。

4、秋燥症主要靠預防,首先宜多喝水、粥、豆漿,多吃些蘿蔔、蓮藕、荸薺、梨等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的食物。

5、初秋時節,進補也應以“清”補爲主。適合秋季食用的食品有:

百合:有補肺、潤肺、清心安神、消除疲勞和潤燥止咳的作用。

山藥:其特點是補而不滯,不熱不燥。

藕:生藕能清熱生津止渴;熟藕能健脾開胃益血。

黃鱔:入秋食鱔,不但補益力強,對人體血糖還有一定的調節作用。

栗子:有健脾養胃、補腎壯骨的作用。

胡桃:能補腎固精、溫肺定喘,又能益氣養血、潤燥潤腸。

紅棗:秋食紅棗,是滋陰潤燥、益肺補氣的清補食品,如能與銀耳、百合、山藥共同煨食,效果更好。

苦瓜:苦瓜有清熱祛心火,解毒,明目,補氣益精的作用。

此外,進補則適宜用黃芪、人蔘、沙蔘、枸杞子、何首烏等。

冬季養生小常識

在冬季,人們習慣把房子的門窗關得緊緊的,如此會造成室內二氧化碳濃度過高,若再加上汗水的分解產物,消化道排除的不良氣體等,將使室內空氣受到嚴重污染。 人在這樣環境中會出現頭昏、疲勞、噁心、食慾不振等現象。另外,冬季是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好發季節,因此一定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新鮮。

調節飲食

冬季膳食的營養特點應該是:攝取充足的、與其曝寒和活動程度相適應的熱能。營養素的比例,以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分別佔15-23%、25-35%、 60-70%爲宜。礦物質的攝取量也應較平時需要略高一些。維生素的部分,應特別注意增加維生素C的需要量。攝取足夠的動物性食品和大豆,以滿足優質蛋白質的需求,適當增加油脂,其中植物油最好達到一半以上,此外,蔬菜、水果和奶類得攝取量也需充足。

適度進補

在一般民衆的觀念裏,寒冷的冬天是進補的好時節,中醫對人體的調節滋補十分講究,根據天人相應,時髒對應的理論,冬季屬腎,腎主髒精而爲生命之元,故冬月爲四季進補的最佳季節。意思是天氣與人體方面四季時令對應五臟,冬季宜調理腎臟,腎是生命之元,因此冬季進補重要的是滋補腎臟,腎強壯人體亦強壯。

在此要特別提出的是,冬令進補最好能夠向醫師諮詢,以免誤用不適當的藥才,反而造成身體的不適。例如:腸胃有問題的人,一定要小心選擇適當的藥膳,否則過於滋膩辛辣的補藥,容易造成腸胃的損傷。最好可以請中醫師調配適合個人腸胃的藥方,燉煮不同口味的藥膳,如此不僅可以達到冬令進補的目的,還有健脾顧胃之功。

在看完小編介紹的四季養生小常識後,你都瞭解沒有呢?爲了幫助更多的朋友,我們整理了海量的生活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