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美食

當前位置 /首頁/美食/談談美食/列表

揭開陽春麪的來歷之謎,陽春麪怎麼做好吃

陽春麪怎麼做好吃 揭開陽春麪的來歷之謎

麪條是我國的傳統麪食之一,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據史料記載,最早的麪條可追溯到距今一千九百多年前的東漢。全國各地都有各自的特色面,如北京炸醬麪、山西刀削麪、四川擔擔麪、武漢熱乾麪、臺灣牛肉麪等等等等,數不勝數。而在我們上海,最有名的應該要算是陽春麪了。紅湯、白麪,寬湯上漂浮着星星點點綠色的小蔥花和小蒜葉末兒,有點小清新。面如其名,簡簡單單,清清爽爽。

外地人也許會對陽春麪不屑一顧,因爲在他們看來這陽春麪不就是一碗清湯光面麼,有啥好稀奇的?可是對於從小在上海長大的人來說,魂牽夢繞的就是那碗清湯光面。它是童年的記憶,是故鄉的味道,也是心中永遠留存的那份愛。

現如今要在上海吃上一碗正宗的陽春麪,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不記得有多少年沒吃到過小時候的那種味道了。可能是因爲一碗陽春光面的利潤實在太小,比不上各種澆頭面賺的多,店家根本就無心來精心製作,所以現在能吃到的真正只是一碗清水光面而已,沒有澆頭是無法下嚥的。

製作陽春麪有幾個關鍵:一是面要細而筋道,軟硬溼度,不能一煮就爛;二是麪湯要寬,可以奢侈地用高湯,也可以平民化用清水,但必須是紅湯,醬油不可少,千萬別省錢,得用點好醬油;第三點最關鍵,一定是要用豬油,陽春麪那令人魂牽夢繞的香味全來自於它。看似清淡的清湯白麪,實際上精華都在豬油裏,而且這豬油必須用本地的小香蔥來熬。要想做好一碗陽春麪,熬豬油可是一點也不能馬虎的。

陽春麪怎麼做好吃 揭開陽春麪的來歷之謎 第2張

豬油材料:豬肉肥膘、小香蔥。

做法:

1 豬肥膘洗淨切小丁,蔥切段;

2 肥膘丁和蔥段放入鍋中,倒入1杯清水燒開;

3 中小火繼續煮至肥膘變成透明狀,水分慢慢蒸發;

4 轉小火繼續煮至水分完全蒸發,肥膘開始出油;

5 肥膘逐漸體積變小變幹,顏色也變成金黃;

6 關火撈出油渣,將豬油過濾後倒入乾淨無水的耐高溫可密封的器皿中;

7 冷卻後可密封放入冰箱冷藏儲存。

陽春麪怎麼做好吃 揭開陽春麪的來歷之謎 第3張

陽春麪材料:鮮切細面、豬油、鹽、生抽、香蔥

1 香蔥、小蒜葉切碎備用;

2 在麪碗裏放入適量鹽和生抽,倒入開水或高湯,加入2小匙豬油;

3 用一個大煮鍋,加入清水大火燒開;

4 將1-2人份的鮮切面抖散後下入鍋內,用筷子撥散;

5 水再次燒開後轉中火,用筷子撥開面條;

6 煮至面熟撈出麪條,在漏勺上瀝去水;

7 將麪條三折後放入麪湯碗中,撒上香蔥末和青蒜末即可。

陽春麪怎麼做好吃 揭開陽春麪的來歷之謎 第4張

陽春麪的來歷

陽春麪又稱光面。民間習慣稱陰曆十月爲小陽春,上海市井隱語以十爲陽春。以前此面每碗售錢十文,故稱陽春麪。開洋蔥油拌麪 又稱海米蔥油拌麪。以熬香的蔥油和燒透的海米(上海人稱開洋),與煮熟的麪條一起拌食。麪條韌糯滑爽,海米軟而鮮美,蔥油香郁四溢.1945年後,城隍廟有個姓陳的攤販運用蘇北家鄉日常的方法熬製蔥油,用來拌麪。蔥香濃郁與衆不同,很受歡迎,流傳至今。

陽春麪的來歷典故:有個電影叫霓虹燈下哨兵,其中有一場戲,裏面出現敲竹筒的聲音,那就是舊上海穿街走巷叫賣陽春麪和餛飩的擔子。電影裏童阿南的媽媽出去就是去叫了一碗餛飩,想請解放軍戰士吃的,但等她叫了餛飩回來,解放軍戰士已經走了。這種麪攤是面對社會底層老百姓的,也很方便。那個時候的陽春麪擔子一頭是一鍋湯,裏面有2-3根筒子骨,這鍋湯料是很鮮美的。擔子的另外一頭是下面條的鍋。麪條一般用的很細的龍鬚麪,或者是很薄的小寬面叫韭菜葉。下面的時候鍋裏也放幾根雞毛菜,碗裏先放好湯料,然後把麪條撩起入碗,同時也放入幾根雞毛菜,或者放入少許蔥花香頭。一碗寬湯的陽春麪就好了,注意吃陽春麪必須碗大湯多,俗稱寬湯。很早以前一碗陽春麪是十文錢,人們常把十月稱爲小陽春,所以上海話裏把十也隱喻爲陽春,從而就把這碗麪也賜予了一個很雅的名字------陽春麪了。這就是陽春麪的來歷。